时人语说:前有王(王平)、句子(句扶)后有张(张翼)、廖。“蜀中无将军,廖化为先锋”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但是历史上廖化的能力并不平庸。
三国时期,魏、蜀、吴分江山,但各国之间实力差距很大。就整体实力而言,蜀汉可以被认为是三国中整体实力较弱的国家之一。首先,领土面积小,其次,军事实力不强。在《三国演义》中,“蜀中没有将军,廖化为先锋”是对蜀汉最直观的描述。
也许有些人会抵制上述说法,因为在五虎上将之后,还有魏延和姜维。事实上,魏延是历史上确实记载的将军。对姜维来说,虽然他也是一个英勇善战的人才,但我们不必忘记姜维不是蜀汉真正的当地人,而是曹军降级的将军。然后,问题来了。为什么蜀汉一国在中后期不能离开将军?仔细想想,原因其实很悲哀。
蜀汉没有将军的第一个原因是战争导致了许多将军的外流。例如,在襄樊和夷陵之间的两次决斗中,蜀汉失去了大量的文化和武术将军,如关云昌、冯习、张南和刘宁。这些优秀的人才要么死亡,要么降低魏。在中后期,虽然年轻一代已经发展起来,但他们的智慧略低于他们的祖先,如诸葛瞻和黄崇。
[img]449353[/img]
首先,蜀汉的地理问题是客观原因和重要原因。当时,蜀汉经常被称为野蛮人,物质条件差,文化内涵不太好。与其他两个国家相比,人口也要少得多 。特别是在蜀汉亡国的情况下,人口不超过100万。人口少,导致人口少 优秀人才少,将军屈指可数。
其次,蜀汉将军并不多,但大多数都早逝了。刘备进入四川前,基石在荆州,但吕蒙拿到荆州后,当地士兵迅速被收回,关云的军队基本消失了。后来,赵云在战争中被刺伤,关平黄忠死亡,黄权撤退曹军。到目前为止,蜀汉早期的精英已经很少了。
[img]449354[/img]
最后,随着三国刘备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刘备内部分为四个派系:原派系、荆州派系、东州派系和益州派系。然而,益州派曾经受到荆州派系的压力。因此,这个派系的孩子们很少想为蜀汉而努力工作,而且有很多 优秀人才根本无法破格提拔,尤其是在武将优秀人才层面。
因此,蜀汉中后期能用的人很少。即使三国诸葛亮回天之力,也无法扭转局面。蜀汉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亡国。
景耀六年(263年)11月,诸葛瞻在绵竹被邓艾击败,后来刘禅投降,于是和姜维等到涪县向钟会投降。景源五年(264年)春,廖华和宗预一起向内迁往洛阳,中途死亡。
蜀汉后期人才枯萎的原因是什么? 事实上,原因是令人感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