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历史记录不仅记录了王子和将军们的生活轶事,还记录了一些平民游侠的事迹。郭解就是一个例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快意恩仇
郭解的父亲行侠在汉文帝时被杀,郭解也受到父亲的影响。郭解身材矮小,聪明强壮,不喝酒。
郭解从小就残忍无情,亲自杀害了很多人。为了帮助朋友报仇,他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死亡的路上,他仍然非法抢劫。当他停下来时,他私下铸造硬币,偷坟墓。
郭解做了无数的非法活动,但他很幸运,总能在关键时刻脱身,或者遇到皇帝大赦,免除罪责。
郭解年纪大了,改变了对外人的态度。他开始用恩惠报答那些怨恨自己的人,给别人更多,很少怨恨别人。他逐渐形成了自己行侠的标准,救了别人却不夸自己的功劳,但这只是外在的。他心里还是残忍狠毒的,还是会突然为一些小事行凶。
行事有道
郭解的侄子用郭解的力量和别人一起喝酒,强迫别人喝酒。那人生气了,拔刀刺死了郭解的侄子,逃跑了。郭解的妹妹生气了,郭解没有帮助自己,把儿子的尸体扔到街上,羞辱了郭解。
郭解于是派人秘密追捕凶手。凶手终于陷入了两难境地。他自动回来找郭解,并告诉郭解当天的真相。郭解听后,觉得自己的侄子错了,就放开凶手,把侄子的尸体埋了下来。事件发生后,郭解受到了更多人的赞扬。
洛阳人互相报仇,城里很多英雄都从中调解过,但是双方都不听劝告,所以人们来郭解调解。郭解晚上去见双方,顺利说服双方和好。但是郭解当晚离开了,这不是他的功劳,而是因为之前调解过的英雄。
郭解对别人很尊敬。他帮助别人在其他地方工作。如果事情能完成,他必须完成。如果他做不到,他也应该对相关方感到满意。他的行为受到大家的尊重,很多人都在努力为他效力。城里很多年和英雄都去拜访郭解,要求把郭解家的门客带回家供养。
[img]449517[/img]
避祸而逃
汉武帝元朔二年,朝廷要把各地的富人迁到茂陵居住,郭解家的条件本来就不够,但名单上却有他的名字。这件事竟然惊动了卫青,卫青特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汉武帝。但是汉武帝说,如果一个将军能为他求情,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无穷无尽的。郭解也进入了关中,离开时,人们为郭解准备了很多财物,但郭解哥哥的儿子却杀了杨县椽,郭家和杨家就结仇了。
郭解到了关中,关中很多人都来了。杨家也来上书抱怨,但抱怨被杀了。汉武帝知道后,让官员彻底调查此事,抓住郭解。郭解又逃走了。
[img]449518[/img]
全家被杀
郭解再次逃跑,他通过关系到达太原。但最终还是被抓获了。
政府对郭解的犯罪行为进行了深入调查,但发现郭解的杀人罪在法令生效前无法判刑。郭解家乡的一位儒生对郭解说了一些不满。郭解的一位门客杀了儒生。因此,官员们要求郭解交出凶手,但郭解真的不知道是哪位门客做的。
官员们用这条唯一的线索向汉武帝报告,说郭解无罪。但当时的御史大夫孙弘说,郭解以平民身份,玩弄权诈,小事杀人。虽然郭解自己不知道,但犯罪比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罪。,因此,郭解家族被杀。
司马迁认为郭解是平民侠客。与春秋战国时期孟尝君等人不同,他们出身高贵,靠自己的身份吸引英雄。他们很难实现修行和美德。然而,这些平民侠客被儒家和墨家拒绝,不记录他们的生活。
司马迁认为,虽然郭解等人经常违法,但他们的个人行为符合道德、诚实和让步精神,他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无论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都钦佩他的名声。
郭解有什么经历?为什么全家都会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