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送死的岳父叫胡梅。作为朱元璋的岳父,他被直接送死了。只能说他太背了,不会挑时间进宫。当他和儿子进宫时,正好是朱标王子死的时候,也就是朱元璋最难过的时候。
朱元璋天生多疑。当时他以为自己心爱的王子死了,只有自己难过。其他人都觊觎王子的位置。这时,他听说岳父胡梅进宫了。这不就在枪口上吗?如果他不死,谁会死?
@ 当时气不打一处的朱元璋,直接给了岳父一个“淫秽宫禁”的罪名,并处死了他的儿子和女婿。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知道他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据记载,他有一个皇后,21个妃子。他的皇后是历史上著名的大脚皇后马秀英。他死的岳父是他21个妃子中胡贵妃的父亲。原来的名字叫胡延瑞。当时也是为了避免朱元璋的话,改名叫胡美。
[img]447441[/img]
胡美是明初的将军。她最早为陈友谅效力,担任江西省首相,守卫龙兴。后来,朱元璋成功攻打江州后,朱元璋派人招降胡美。当时胡美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动他的军队。朱元璋一开始很尴尬。
后来,在刘基的暗示下,朱元璋修书解释。最后,胡美带领他的下属投降。朱元璋仍然要求胡美担任他的职责。胡美投降后,他的下属康泰和祝宗仍然拒绝投降,他们叛逆并占领了洪都。后来,徐达去平叛。朱元璋康泰是胡美的外侄,没有杀死他。
此后,胡美攻下武昌,并与徐达等人一起攻下淮东,成功攻下张士诚,先后攻下湖州、平江、无锡等地,并招下莫天佑。
从那以后,胡美一直跟随朱元璋开始南征北伐。不用说,她的成就。胡美为朱元璋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被授予荣禄博士和征南将军。自明朝成立以来,胡美一直被授予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等职位。很快,她就被授予豫章侯爵的称号,也可以世袭无替。
洪武十三年(即1380年),宰相胡造反案爆发时,朝廷里很多和胡有交往的人都被逮捕了。就连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连大学士,早已告老归乡,也被叫到首都接受审判。最后,由于孙的牵连,案件被判流放,后来死在路上。
然而,在这起案件中,虽然胡梅也与胡卫庸有关,但她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同年,她被改名为临川侯,并被授予“两位士兵之间,可以观望而不是来回”的称号。她受到了特别的优待。
然而,美好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这种情况只持续了四年。
[img]447442[/img]
四年后,原本受到优待的胡美被朱元璋杀害。直到洪武23年(即1392年),开国英雄李善长也受到胡卫庸案的影响。胡美的长女当时是皇帝的贵妃,所以她和儿子和女婿未经允许就进入了宫殿。
从理论上讲,父亲去看女儿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但问题是胡美忘记了她的女婿。现在是最敏感的时候,她突然撞到了枪口。
结果,朱元璋知道后,直接下令杀死他的儿子和女婿。当时,胡梅的功勋贡献和岳父的身份并没有那么尴尬地直接处死,而是体面地自杀了。看到她的女儿被处死了,胡梅真的很委屈。
然而,从表面上看,胡梅似乎只是探视女儿,被朱元璋杀害。但事实上,真正的原因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入乱宫禁”是朱元璋为杀死胡梅而找到的一个重要原因。“入乱宫禁”是指在没有法律程序的情况下直接入宫,依靠自己的特殊身份。在古代,这种做法是禁忌。特别是对于敏感的朱元璋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
作为朱元璋的岳父,胡梅原本属于外戚势力。外戚私下入宫,涉嫌瓜田李下。相权、宦官、外戚、将领等因素都会对皇权构成极大威胁。古代外戚干政导致的悲剧案例很多,如王莽、杨坚等。
[img]447443[/img]
原本怀疑的朱元璋自然会担心别人会对他的皇权构成威胁。他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而且后宫很重,外人不能随便进去。毕竟古代男女不一样,男尊女卑的时候还是很忌讳的。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当时近60岁的胡梅终于被朱元璋杀死了。
自朱元璋登基以来,他杀害了胡伟庸,废除了相权;他一再禁止宦官干政,从而限制了宦官;朱元璋还杀死了优秀的将军蓝玉和冯胜,并极大地限制了军事力量。朱元璋杀死胡梅是他对外戚乱政的防范,也是对外戚权力的削弱。这也是朱元璋对朝野内外所有人的警告。说白了就是借此机会“以身作则”。
俗话说,无情是皇室,一个妃子的父亲在朱元璋眼里什么都不是。当然,除了胡美当时违反了朱元璋制定的这些规则外,他还被朱元璋杀害,这与胡美当时的所作所为有很大关系。
胡美开始变得傲慢和专横,因为她是朱元璋的岳父,根本不关注别人。像胡美这样的人,朱元璋杀得更多了。朱元璋的目的是“宁愿错杀一千,也不愿放过一个。”当他的皇权受到威胁时,即使只有一点威胁,朱元璋也永远不会放手。
胡美的成就是什么?为什么他进宫看望女儿被朱元璋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