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社会没有现在的时间概念,皇帝从汉武帝开始就有年号。比如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是洪武,寓意也很明确。从一个放牛娃到王朝的开国皇帝,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洪大武功皇帝。永乐皇帝也是如此。他作为一个藩王,四年内以800人的身份推翻了建文的江山。很多人可能会发现永乐这个年号出现了,但并没有影响永乐大帝的宏大理想和政治抱负。他希望大明王朝能在他手中创造一个辉煌的繁荣时期,事实证明他做到了。然而,一系列暴政导致他在历史上名声不好。
第一:朱棣灭方孝茹十族,首次开创先例,是暴君,同时努力治愈
1:明成祖朱迪历史评价很高,同时毁于参半。方孝茹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清朝人编修的明史中,对朱迪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远迈汉唐”是对朱棣在位22年的历史成就的肯定,事实证明,这一评价更为客观。也许有些人不相信,他的许多历史成就在这里没有一一指出,我相信很多人会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很伟大。与此同时,他的缺点也很明显,残酷暴政等恶名也围绕着他展开。最典型的例子是方孝茹,他原本是建文忠臣。只是因为拒绝服从朱棣,最后被凌迟处死,杀死了十族。成为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杀十族的文人。
[img]445870[/img]
在儒家文化繁荣的时代,忠君爱国的思想尤为突出。但话说过来,都是朱家人做江山,换谁做都一样。在朱迪进入南京城之前,姚广孝解释说:“方孝茹绝对杀不了他,杀了他就会杀了读者的种子。进入南京城后,建文帝不知所踪,让方孝茹草起登基诏书,并在明孝陵朱元璋陵墓面前。方孝茹不断拒绝服从,破口大骂。急着说你杀了我十族怎么办?他的学生朋友被他伤害了,800多人参与了这场动乱,并被杀害。
2:励精图治的还是他,明朝皇帝历史成就首屈一指
说到明朝,我不知道你会想到什么。“锦衣卫、东厂”等令人不寒而栗。事实上,明朝也有许多值得称赞的历史成就。例如,郑和下西洋,迁都北京,平定安南,建立奴隶干都司等。郑和下西洋七次,六次在永乐时代完成。这意味着明朝的许多成就都是在永乐时代完成的,即使是他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璋也无法与他相比。其非凡的远见不亚于汉武帝和唐太宗,明史对他“远迈汉唐”的评价也名副其实。
3:外国学者对朱迪的评价很高,朱迪在勤政方面获得了第一名
朱元璋和朱迪的父子是明朝勤政能力突出的皇帝。英国学者曾评论朱迪:“他在位8062天,几乎没有浪费一天。"对外要战,对内要处理朝政。朝廷规定,正月初十至正月二十是国家法定休息日,朝中取消宵禁。如果人们有冤屈,需要下雪,他们可以写一篇由疏通政府的使司直接呈现给皇帝的文章。任何人都有双面性,不能看到他做了很多坏事,完全否定他的历史成就。
第二:晚年虐待宫女的案件受到历史的批评,有许多疑问,基本上可以否认
1:只有朝鲜史书有记载,没有提到明史和明实录
[img]445871[/img]
说到明朝历史,最权威的是明朝历史和明朝记录。熟悉明朝永乐年间历史的人都知道,朱迪晚年曾经用一些琐事杀死无辜的人,导致后宫3000名宫女被凌迟处死。据说朱迪会在行刑前亲自去看。这件事记录在“李朝实录”中,所以很多人用朱迪做的事来批评他残忍。官方权威的书籍,如明史和明实录,根本没有记录任何关于这件事的笔记。一切都是孤证,让人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2:凌迟的数量太大了,三千宫女每个人都去看,每个人割三千多刀
明朝被判处凌迟酷刑最著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明武宗正德时期的大宦官刘金,另一个是明末著名将军袁崇焕。每一刀都被割了3000多刀,需要考验行刑者各方面的心理素质。史书记载,大宦官刘整整割了三天才死。按此时计算,3000多个宫女每人隔3000多刀,一个个观看总共要9000多天才能完成。朱棣才在位22年,按此计算根本不成立。更何况我们都知道朱棣是一位精力充沛、勤政有成的千古明君。
3:永乐狂虐后宫女的案件发生在永乐后期。此时,朱迪犯罪并提出了另一个疑问
[img]445872[/img]
朱迪一生做了这么多大事,朱迪在永乐18年开始迁都北京。北京三大殿被雷电轰击烧毁,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成功迁都。这时不久就爆发了著名的唐赛儿起义,联想到朱棣最终下了罪己诏大赦天下。此时,狂杀宫女的案件史书上一定有明确的记载,没有描述,这显然表明后人故意抹黑朱迪的暴政。
结论:朱迪确实是一代非常有前途的英雄。他继承了父亲朱元璋的意愿,把明朝推向了鼎盛时期。然而,五次远征蒙古后,几次失败,劳动、人民和金钱都没有完全解决蒙古的问题。仅仅20多年后,明朝历史上最可耻的土木工程发生了变化。皇帝亲征被俘,功过双方。总的来说,朱迪也是最糟糕的皇帝之一。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功绩?他晚年真的虐杀宫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