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通常用于指中国东周上半年的历史阶段,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时期”,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历史时期。这是我今天告诉你的故事。
古称义阳、申州、申城的信阳,是河南省地级市。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东连安徽省,南通湖北省,信阳市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美誉。在这方面,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信阳地域文化与豫楚融为一体。商周、春秋战国后,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豫风楚韵”。信阳是孙叔敖、春申君、司马光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孔子周游列国。
春秋时期,该地区至少有五个小国,这促使该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那么,问题是,春秋时期的五个小国都位于今天的信阳市。你知道吗?
一、申国
周宣王时,为加强对南方诸侯国的控制,封母叔申伯在淮河上游,申国封地是周朝控制南方的门户重镇。为此,周宣王还派伯虎为申伯经营都城谢邑(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并派近臣傅御将申伯的兵马迁移过去。对申国而言,虽然最初的疆域主要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但春秋时期,周庄王姬佗九年(公元前688年),楚国消灭申国后,将申国迁至今河南省信阳市。
楚灵王在公元前529年去世后,楚平王即位。楚灵王灭蔡后,楚灵王将徐国、胡国、沈国、道国、房国和申国迁往楚国。楚平王即位后,他促使陈国和蔡国复国,这些迁徙的小国也复国。在此基础上,申国也在复国之列。因此,很明显,在春秋后期,申国能够在河南省信阳市复国。而这,自然也是信阳市古称申州,又称申城的重要原因。
@ 春秋战国时期,也有“申息之师”的说法。楚国吞并申息国后,在这两个诸侯国的基础上组建了一支军队,即“申息之师”。在与晋国等大国竞争的过程中,“申息之师”是楚国的重要力量。
二、黄国
黄国是春秋时期嬴姓诸侯国,黄姓发源地。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信阳市黄川县西北6公里的龙古镇,遗址至今保存完好。据《竹书记年》记载,黄国起源于黄帝公孙轩辕氏。和秦国等诸侯国一样,黄国也是嬴姓诸侯国。
[img]446084[/img]
《左传》始于鲁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这时,楚国正在崛起,与楚国的诸侯约会。黄国和随国都没有参加。结果汉阳的随国被讨伐。淮水的黄国因为距离很远而逃脱了灾难,但也遭到了楚国的谴责。
楚文王在鲁庄公十九年(公元前675年)第一次进攻黄国。公元前675年,楚文王伐黄,败黄师于陵,然后还。也许是黄国上下全力抵抗,楚军没有一鼓作气灭亡黄国,惨胜后匆匆回国。面对已扩大到淮河中上游的楚国,黄国采取了依靠强齐抵抗强楚的战略。鲁熙公二年(公元前658年),黄国参加了齐国、宋国、江国、黄国等四国会盟。第二年,这四个诸侯国又在山东阳谷举行了联盟。
黄国和江国在公元前655年秋天联手讨伐陈国。随着齐国霸主地位的形成,淮河流域的诸侯国纷纷叛楚附齐。尽力北上争霸的楚国当然不甘示弱。公元前655年,楚国摧毁了黄国的姻亲小国弦国,弦国的君主逃到了黄国。六年后,楚国以公元前649年冬天为借口黄人不归楚贡,出师进攻黄国。半年后,公元前648年夏天,黄国终于被楚成王带兵消灭了。
三、弦国
周朝是一个相对较弱的诸侯国,在楚国东北部与楚国、黄国、息国、江国等诸侯国接壤。对于弦国来说,君主是嬴姓(一说魁姓),公元前655年被楚国摧毁。
弦国君是炎帝古代的后裔,西周时期,弦国在河南省信阳市立国,爵位为子爵。公元655年,楚国北上开疆拓土时,顺手灭亡弦国。弦国都城遗址位于今天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西北部的汉代福县和西阳县之间。对此,在笔者看来,实力太弱,弦国在楚国大军面前可谓不堪一击,从而在《史记》中失败、在《左传》等史料中留下更多记录。
四、息国
息国,西周至春秋初的诸侯国,姬姓侯爵。因此,很明显,息国和鲁国、郑国、卫国、晋国、燕国、吴国等诸侯国一样,都是周王室的同姓诸侯国。息国故城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息县西南6公里的青龙寺。
[img]446085[/img]
公元前684年,由于蔡哀侯对妻子不礼貌,息侯请求楚国伪装讨伐自己的国家,吸引蔡国进行救援,从而打击蔡国羞辱蔡侯。楚文王同意打败蔡国,俘虏蔡侯。为此,蔡侯怀恨在心,在楚文王面前赞叹息桂的美貌。于是楚文王灭亡息国,娶息桂,生了两个儿子,后来两个楚王堵敖,楚成王。楚文王宠爱息桂,并于公元前680年为息桂讨伐蔡国。对此,《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楚文王“实县申息”,说明楚国灭息国设为县。今河南省信阳市下辖的息县,起源于春秋初期,楚国设立的息县。
五、蓼(liǎo)国
蓼(liǎo)这个国家是夏朝远支宗室在中原建立的诸侯国。成立之初,辽国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以南40里的湖阳镇,东北依辽山。山下有辽王叔安疏洪水开挖的人工河辽阳河、辽阴河,是廖姓的重要发祥地。
黄帝的后裔是辽国君主。廖叔安是西辽国的开国国君,后人以国为姓,称廖氏。春秋时期,古辽国都城迁至今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其都城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东北的辽城岗。辽国在公元前639年被楚国消灭。在此背景下,辽国宗室举族外迁,在安丰、固始等地建立了多个辽国,历史上称为东辽。属南阳县的汉置湖阳县。综上所述,春秋时期,辽国、息国、弦国、黄国、申国等诸侯国存在于河南省信阳市。楚国基本上消灭了这些诸侯国。换句话说,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主要属于楚国,@ 河南省信阳市被称为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处。
信阳市春秋时期的疆域有哪些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