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魏惠王做了什么失败的事? 为什么魏国在他手中衰落?

今天给大家准备:战国魏国,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战国时期,魏国实力如此之强,为什么魏国在魏惠王时期衰落?魏惠王错了什么?

战国初期占主导地位的魏国可以追溯到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当他的封国毕国被摧毁后,魏国首先投奔晋国,然后成为晋国的权贵。当年,一些占卜大师预测魏国祖先后代将发展壮大。

就像这个预言一样。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赵、魏、韩三家瓜分晋国,向周天子要侯爵,成为周朝名正言顺的诸侯国。

三家分晋后,魏国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强国力,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统治国家。也许正是这句老话“富不过三代”。魏国到了魏惠王手里,魏国不再是当年的强国,现在魏国处处被西方秦国压制。然而,为什么魏国沉沦在魏惠王手中?

人才流失

事实上,在魏惠王时期,只有齐国能进入魏国的法眼,魏国把齐国当作自己的主要对手。公元前333年,即周显王36年,齐威王同意与魏惠王一起打猎,在此期间的谈话显然是魏惠王炫耀的心。起初,魏惠王问道:“齐王,齐国是一个大国,地广人多,那么齐国一定有很多宝藏,拿出来让寡人也见识见识!”

齐威王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一句话,这让魏惠王非常看不起齐国。

魏惠王说:“虽然寡居的国家在领土上无法与你的国家相比,但仍然有无数的宝藏。你的万乘之国什么都没有。这根本没有大国的风格!”

齐威王一听就不高兴,“我的宝物就是我手下的这些贤臣,他们能让我得到世界上所有的宝物,其实你说的这些俗物能比得上吗?”

提到这一点,魏惠王是个羞愧难当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行为。

魏惠王不爱惜人才,后来也得到了报应。

[img]444729[/img]

又一次,当魏惠王遇到别人推荐的人才时,他感到非常厌恶。魏惠王三次见到淳于坤,但前两次淳于坤一言不发。这就是魏惠王很不高兴,以为淳于坤看不起自己。第三次,淳于坤说:“我以前见过王,王志在奔跑;再见到王后,王志在声音中保持沉默。”

事实上,魏惠王一生中最失败的地方是强迫孙斌和商鞅这两位伟大的人才离开。前者在马陵战役和桂陵战役中击败了魏国,杀死了庞娟将军和魏武卒10多万人,使魏国的精英精英丧失;后者的变化为魏国建立了很多手。这两位人才的流失使魏国到达@ 再也没有机会称霸中原了。

后代太无能了

魏惠王的祖父魏文侯任期内任命了大量有才华的人。此外,他努力与赵韩合作,在政策上打压秦国,使魏国在短时间内成长,国力大大提高,为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奠定了基础。

然而,魏文侯之后的魏君主却没有魏文侯那样的政治头脑。魏文侯的儿子魏武侯在即位后改变了父亲的政策。使用的官员都是有很大家庭背景但没有真正技能的人。魏国只走上了任人唯亲的道路,使将军吴起被魏国逼走,这也给了西方秦国和曾几次输给晋国的楚国发展壮大的机会。

[img]444730[/img]

由于赵在初三分晋时获得了太多的好处,魏文侯在制定一些战略时将赵排除在外。三晋联盟称其为世界的局面被打破了。魏国和韩国不再为赵国打球后,他们独自战斗。经过几代人的发展,赵国终于有资本与魏国抗争。

恐怕魏文侯没想到有一天赵国会会崛起。这时,魏国和赵国之间的梁子就这样结婚了。最后,双方甚至采取了巨大的行动。双方完全撕毁了原来的盟约。战争的结局是赵国赢了,但赵国也付出了痛苦的代价,双方都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在此期间,魏王操作田取代齐成为齐的新主人,最初希望以这种方式控制齐。出乎意料的是,他最终弄巧成拙。他不仅没有让魏国盈利,而且还让魏国屡遭失败,最终成为魏国霸权的终结者。

魏国落败的必然

魏武侯的盲目辗转反侧使他父亲留下的所有旧书都被自己清理干净。最可恨的是魏武侯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最后,这桶烂摊子都留给了魏惠王。

魏武侯去世时,没有留下任何人即位的圣旨。结果,魏惠王和他的弟弟围绕王位继承展开了一场争夺战。此时,不满魏国行动的韩赵联合发兵,大败魏军于浊泽。

尽管韩赵两国在处置魏国方面的意见不一致,但从此,魏国也开始受到各方的打压。

[img]444731[/img]

公元前366年,周显王在被魏国长期压制后,此时此刻崛起,开启了秦国历史上的又一幕。秦献公21年,公元前364年,秦与魏发动激烈战争,最终被斩首6万多人。秦献公23年,秦魏再次发生战争。与此同时,齐国也打败了魏国,并聚集了周围的一些小国来对抗魏国。

正是在这两个方面都面临战争压力的情况下,魏惠王将魏的首都迁至了大梁。后来,他缓和了与韩国和赵国的关系,并在中国实施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策。虽然魏惠王说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他受到了孟子的讽刺。

魏惠王虽然经历了一些改革,但并没有那么彻底,尽管后期魏惠王还是带着包括秦国在内的。包括赵国在内的十二位诸侯国君主朝拜周天子,似乎恢复了过去的神气,但这只是表面。事实上,这些都是商鞅灾水东引,加速魏国衰落的策略。这次会议结束后,魏国再次引起齐国等国家的不满,为魏国之后的几次失败和秦齐埋下了伏笔。

魏惠王时期,魏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因素最终使魏走向了历史的来源。虽然魏惠王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政策,最终重新确定了自己的霸主地位,但这一切都是魏惠王自以为是的梦想。

[img]444732[/img]

魏国在东方输给了齐国,在西方输给了秦国,在南方输给了楚国。经过这些战争,魏惠王的梦想破灭了,魏国从霸主地位下降了。在未来的发展中,在秦国与山东六国的对抗中,魏国的举动再次打击了魏国,魏国的国家形势越来越弱,直到最终被秦国摧毁。


魏惠王做了什么失败的事? 为什么魏国在他手中衰落?魏惠王做了什么失败的事? 为什么魏国在他手中衰落?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关兴简介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次关生
  • 关兴,字安国,蜀龙翔将军。关羽的第二个儿子。荆州失陷后,羽毛被杀。兴和张飞子宝拜为兄弟,先主伐吴,担任蜀汉侍中监军,...

  • 三国典韦简介 曹操帐下的第一猛将典韦生平
  •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己武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军身材魁梧,体力过硬。他属于张淼,后来又...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