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通常用于指中国东周上半年的历史阶段,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时期”,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历史时期。让我们把历史的迷雾带走,回到剑影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秦楚都是非常强大的诸侯国。战国时期,秦楚之间爆发了多场战役。例如,蓝田之战、炎英之战等,再加上秦国曾扣留楚怀王的事件,这就导致了秦与楚之间的关系,比较对立。然而,在春秋时期,秦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和谐的。晋文公称霸中原后,秦穆公无法东进,秦国曾选择与楚国结盟,从而对抗强大的晋国。
在此背景下,晋国在春秋后期支持吴国,强大的吴国一度突破楚国首都。秦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因此,在春秋后期,秦救楚之战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春秋后期的秦救楚之战。
[img]443143[/img]
一
@ 公元前506年,吴军击败楚军,进入楚国首都城市。楚向秦国求助,申包胥为秦庭哭泣,感动了秦哀公。秦国派兵救援楚国,帮助楚国收复首都,成功恢复国家。
公元前506年,在周王室大臣的参与下,晋国召集中原18个诸侯国,与召陵联盟,攻打楚国。齐国、鲁国、宋国、蔡国、卫国、陈国、郑国、徐国、曹国、苔国、诸国、顿国、胡国、滕国、薛国、祁国、小诸国等18个国有,随后攻打楚国。然而,由于盟主晋国的临时变化,这一主张尚未实现。
对此,原本依附于楚国的蔡国、唐国自愿帮助吴攻楚。在此背景下,吴王合鹿以伍子胥为主,齐国人孙武为将军,率领数万大军攻楚。孙武等认为楚国已经完全孤立,实力也大大削弱,于是与蔡、唐联合进攻,发动了“涉淮逾泗,越千里而战”的战略决战。柏举(今湖北麻城东北)击败楚军主力后,跟随追击,五战五胜,仅10天就进入楚都营城。而这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14年),由吴王和鲁率领的3万吴军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据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然后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在柏举之战中,吴军灵活机动,以迂回奔击、撤退疲惫敌人、寻机决战、深刻追击的战术取胜。
柏举之战是春秋末期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战争。经过六年的“疲惫”战略,吴一举击败了多年的强敌楚国,给长期称霸的楚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伤,使吴声大振,为吴进一步争夺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img]443144[/img]
值得注意的是,吴军进入楚国营都后,掠夺了楚国的宝藏,自然引起了楚国的反抗。其中,就伍子胥而言,他的家人之前被楚国杀害,甚至鼓励吴国士兵在楚国都城胡作非为。吴王合鹿听了伍员(伍子胥)的话,烧毁了楚国的寺庙。对此,笔者认为,吴国大军的这一系列行为,自然让楚国上下共仇,这也为楚国的成功复国奠定了基础。当然,都城被吴国占领,楚国想要复国,还是需要其他诸侯国的帮助。
一开始,楚国大夫伍员和申包胥是朋友。伍子胥逃出楚国时,对申包胥说:“我必须消灭楚国。”申包胥说:“努力工作!如果你能消灭它,我就能兴起它。”
柏举战争爆发后,楚昭王逃到随国时,申包胥到秦国求助。来到秦国后,申包胥对秦哀公说:“吴国危害他人,以至于多次侵占中原,这是从楚国开始的。我们楚国君主失去了守护国家的地位,流落在草莽之中,让我来告急,趁吴国还没有占领楚国,你们秦国就能得到一部分。如果楚国迅速灭亡,秦国将得不到任何好处。若秦国能帮助楚国,楚国将世代为秦君服务。”
三
然而,面对申包胥的求助,秦哀公一开始并没有同意,而是让人们拒绝了他,说:“寡人知道你的命令。你暂时住在旅馆里,我们会在考虑后告诉你。”在我看来,秦哀公自然不想救楚国。考虑到吴国军队在楚国攻城,申包胥显然不能在秦国等待。
于是,申包胥回答说:“我们楚国君主流落在草莽之中,没有地方住。小臣,我哪里敢去安静的住处?“他站着,靠在秦朝宫廷的墙上哭泣,日夜哭泣,七天内连一勺水都没有。在此背景下,秦哀公为申包胥背诵了一首诗《无衣》,申包胥坐下前向秦哀公磕头九次。秦国终于出师了。对此,在笔者看来,秦哀公最终派兵救助楚国,显然不仅仅是申包胥的真诚感动了他。
原因是楚国一旦被吴国消灭,秦国的压力就会增加。前面说过,吴国是晋国支持的诸侯国,目的是削弱楚国。晋国是秦国东进中原的最大障碍。吴国一旦占领楚国,很可能会与晋国携手压制秦国。而且,这将进一步压缩秦国的生存空间,更不用说主宰中原了。在这种情况下,秦国救助楚国实际上是为了保持春秋大国之间的平衡。只要楚国仍能抑制晋国的注意力,秦国就有机会染指中原。
四
[img]443145[/img]
@ 公元前505年,秦军抵达楚国。秦国的子浦和子虎率领500辆战车救援楚国。在秦救楚之战中,秦国将军子浦说:“我不知道吴军的战术。”让楚军先与吴军作战。秦军在吉地与吴军会合,在沂德打败了吴王的弟夫。
不久之后,由秦楚组成的联军摧毁了跟随吴国的唐国(今湖北随县西北的唐城镇)。吴军在雍击败楚军反击,秦军击败吴军。吴军退居集群(今湖北安陆)。楚国射子延率领柏举散兵,与楚大夫子西在军祥(今湖北随县西)击败吴军。公元前505年夏,越国乘吴军在楚,国内空虚,发兵攻打吴国。吴王合鹿的弟夫不告别,率所部回国,自立为王。吴国后院起火,吴王合鹿不得己,立即命令全军撤回吴国,平定了夫概之乱。秦军帮助楚国复国。
总的来说,在秦国的支持下,再加上楚国自身的力量,楚国能够收复营都,成功复国。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楚国在吴国军队的破坏和掠夺之后遭受了重大损失,比如都城营城中的宫阙,半已破坏。楚昭王决定迁都,但仍称之为营,以示不忘其旧。楚国在秦国的全力帮助下,已经从濒临危亡的大难中复苏。楚昭王勤于国政,治国有方,使人民安宁,楚国国力逐渐恢复。
秦救楚战后,秦与楚的关系更加亲密,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战国时期。@ 我们可以看到,宣太后、华阳太后等秦国人都来自楚国,这自然是秦楚婚姻的结果,也是秦楚亲密关系的体现。
春秋秦救楚之战是怎么回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