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说发妻王弗和继室王闰之是苏轼的贤妻良伴,那么侍妾王朝云就是东坡先生的红颜知己。
家境贫寒,王朝云从小就沦落在歌舞伎班。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在这里,他遇到了自然而聪明的朝云。虽然她屈服于尘埃,但她有着独特而优雅的气质。妻子王闰之从歌舞班买了朝云作为侍女。长大后,苏轼在黄州当妾。
在所有的妻妾中,只有朝云对苏轼了解最深,只有朝云才能体会到他的诗歌的意义。
[img]443793[/img]
《东坡笔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苏轼饭后在院子里散步,突然指着肚子问身边的侍女:“你们谁知道我里面有什么?一位侍女说:“你肚子里全是文章。苏轼摇摇头。另一位侍女说:“满肚子都是见识。苏轼还是摇了摇头。轮到朝云,她笑着说:“大学士肚子不合时宜。听了这话,苏轼捧着肚子笑着说:“知我者,只有朝云也。”
苏轼被贬到惠州时,继室夫人王闰之也去世了,几个妃子相继离开,只有朝云陪着他。朝云经常唱《蝴蝶爱花》这个词来解闷: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绿水人绕。枝上柳绵少,天涯无芳草?
墙内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美女笑。笑声渐渐不听声音,多情却被无情烦恼。
[img]443794[/img]
每当唱到“枝头柳绵吹少”这句话时,朝云总是难以抑制内心的忧郁,忍不住哭了起来。下一句“天涯无芳草”,让她不禁想起了苏轼的人生命运,他屡遭打击,不断被贬。年过花甲的苏轼,这次又来到了远在天涯的惠州,恐怕很难有起复的希望,想到这些,又怎能不让人泪流满面呢?朝云去世后,苏轼发誓“一辈子都不听这个词”。
朝云为苏轼生了一个儿子,苏轼欣喜若狂。孩子出生三天按照习俗洗澡时,他写了一首诗《洗儿戏》:“每个人都养孩子看聪明,我被聪明误了一辈子。愿孩子愚而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但是天有意想不到的风云,孩子只有十一个月大的时候就不幸去世了。这两个人,尤其是朝云,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从此,朝云抛下鲜艳的舞衣,专心敬佛,有时还和苏轼一起炼制丹药。在许多诗歌中,苏轼把她比作“天女维摩”,比如这首《人娇·赠朝云》: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妨?朱唇筷点,更髻丫鬟生彩。这些,千生万生。
好事心肠,有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节,学习缝纫兰为佩。找一首好诗,要一条裙带。
[img]443795[/img]
苏轼在另一首诗中说,一旦炼成仙丹,就会和朝云告别人间,漫游仙山。他在惠州盖了一栋叫“白鹤居”的房子,后人却叫“朝云堂”。然而,朝云没能住在这所房子里。她娇弱的身体无法忍受岭南闷热恶劣的气候,感染了瘟疫。她很快死于不情愿和无助,只有34岁。临终前,她握着苏轼的手,读着《金刚经》中的几句话:“一切都有为法,如梦泡影,如露也如电,应作如观。”
伊拉克人去世了,东坡再也没有知己了。他的心很痛,写了很多诗来悼念这位知心人,其中《西江月梅花》最有名: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有自己的仙风,海迁时探芳丛,倒挂绿毛如凤。
素面反嫌粉,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苏轼在惠州西湖边朝云的墓地上修了一个亭子来纪念她。临死时,她读到的句子中有佛教所说的“六如”,被命名为“六如亭”。他在亭子里亲手写了一对对联:
不合时宜,只有朝云才能认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为什么说王朝云是苏轼的灵魂伴侣?他们之间的故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