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垂拱四年(688年),王之松出生在太原一个名门望族。他豪放不羁,经常打剑,慷慨悲歌。他的诗当时很有名,经常被乐工唱成歌。可惜他的生活资料不多,只有六首诗传世。
我不知道为什么,王志松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只是在开元14年(726年)补充了冀州衡水的主要书籍。当他担任这位小官员时,他的父母都去世了。衡水县命令李杰向他的妻子许下了他的三个女儿。
被别人诬陷后,王之松愤怒地辞职了。在家里过了十多年贫穷悠闲的生活后,他忍不住被亲戚朋友劝说,成为文安县文安县长。虽然他仍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员,但他是一个无辜的官员,公平的人民,受到了当地人民的赞扬。不久之后,他死于疾病,埋葬在洛阳。
[img]443878[/img]
王之松的诗大部分都丢了,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六首。但在这六首歌中,有两部著名的传世作品。他的代表作《登鹳楼》甚至可以被三岁的孩子背诵:
白日宜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只有20个字,但意境雄壮,气势磅礴,不愧为千古绝唱。正是这首诗使鹳雀楼出名,成为中国著名的建筑。
他的另一首《凉州词》也成就了唐代文学界流传的诗坛故事。唐人薛用弱在《集异记》中记载:
唐玄宗开元年间,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住在长安的王昌龄、高适和王志松在旗亭喝酒。我遇到一个梨园团队在这里举行宴会,唱着当时著名诗人的流行诗。三个人一边喝酒一边看。
过了一会儿,四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出来了,都是当时有名的聪明人。王昌龄建议说:“我们三个在诗坛有点出名,平时从来没有区分过高低。们来看看这四个姑娘唱的诗最多的是谁,谁就是赢家,怎么样?”另外两个点头同意。
[img]443879[/img]
只见一个女孩出现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玉壶里有一片冰心。王昌龄高兴地说:“一首。用手指蘸酒,在墙上画了一幅画。另一个女孩接着唱道:“开箱泪沾染,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还在墙上画道:“这是我的。不久,第三个女孩又唱道:“奉把平明金殿开,团扇一起徘徊。玉颜不如冷鸦色。昭阳日影犹带来。王昌龄非常自豪地在墙上画了一幅画:“两首歌。”
王志松对他们俩说:“这三个女孩都是贫穷的音乐家,她们唱的只是下里巴人的话!他们怎么敢唱真正优雅的诗呢?”所以他指着其中一个最漂亮的人说:“等待女孩唱的,如果不是我的诗,我一辈子都不敢和你竞争。如果是我的诗,你应该把我当作老师!”他们笑着等着,女孩真的出现了,唱道:
远离白云的黄河,是一座孤城万人山。
羌笛何必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img]443880[/img]
正是王之松的《凉州词》。王之松说:“乡巴佬,我说错了吗?”三个人一起笑了。听到笑声,所有的演员都来问。王昌龄说了原因。得知这三个人是刚才唱诗的作者,演员们邀请他们一起喝酒,三个人高兴地同意,高兴地分手了。
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
王之松的《凉州词》虽然写下了徐边士兵不能回家的悲痛,但却悲壮苍凉,没有衰落颓废的情调,展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清代有人称之为“唐代七绝压卷作品”。
王之松的诗有什么特点?[旗亭画壁]的故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