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不灭秦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战国初期,魏国实力如此强大。魏国为什么不消灭秦国?魏为什么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魏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接近统一的国家。曾几何时,魏和秦争夺河西地区,一度让对方喘不过气来。然而,魏并没有一步一步地摧毁秦,而是看着他一步一步地变大,成为后来的超级大国。那么,魏放弃好机会的原因是什么呢?事实上,当时的魏根本不可能摧毁秦。这里有四个原因:
[img]444102[/img]
第一,七国势力犬牙交错,没有人敢单独灭亡其他国家
战国时期,七雄虽有强弱之分,但相差不大。说实话,每个人都很难杀死任何人。如果魏国用全国的力量攻打秦国,被楚国和赵国抄袭的可能性是100%。楚国一直是一个觊觎中原的南方大国,国力不低于魏国,全民尚武;赵一直是战国七雄中最阴险的存在,赵为了吞并代国,甚至逼死了妹妹。有这两个强邻,魏国哪里敢灭秦国?更何况东方还有一个齐国,看起来很漂亮,可以随时捡便宜的。
[img]444103[/img]
此外,独自灭亡其他国家在东周末不会有好的结局。就在魏国边上的韩国,国力衰弱,总给人一种“名不副实”的感觉。连他的魏国都不灭,更别说秦国了。原因是当时世界处于微妙的平衡状态。如果一个国家在战争中突然成长,很可能会导致其他国家的联合打击。这是当时的世界公理,没什么好说的。战国时期,齐国曾独立灭宋,结果引发了五国联军的讨伐,从此一塌糊涂。显然,让战国初期的魏国灭秦也会造成灾难。
第二,魏国旧贵族的眼光还停留在春秋时期,不想灭亡其他国家
战国初期,魏国继承了晋国的大量遗产,经过著名将军吴起的军事转型,国力达到顶峰。然而,即便如此,魏国也从未想过要合并世界,属于统一。韩、赵、魏、齐都是非常正统的贵族背景。他们一直接受传统的忠诚教育,推翻周天子并取代他们。他们甚至不会去想。他们梦想的顶峰只是一个霸主。
[img]444104[/img]
既然周天子不会被推翻,那么周天子制定的规则就需要遵守。这个国家是周天子封的,地位一样,原则上谁灭谁都是别人不允许的。后来,韩国摧毁了郑国,齐国摧毁了燕国,这两个国家都是第一个不遵守礼仪的国家(郑国有“太宰欣取郑”事件,燕国也有“儿子之乱”)。只有当国家发生重大变化时,才会导致灭国。秦国显然没有类似的问题,不管是哪个国家,都没有理由灭秦。
@ 魏国没有灭亡秦国的硬实力
可以说,魏国之强在于吴起。吴起是战国初期的第一个人才,在政治、军事、改革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正是他建立了魏国的重步兵“魏武卒”,才确立了魏国在军事实力上的优势。吴起曾与秦国争夺“河西之地(即今天的河西走廊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人才必须有一个能让他发挥才华的“伯乐”,而吴起的“伯乐”是魏文侯。后来魏文侯去世,魏武侯继位,与吴起的关系逐渐恶化,最终导致这位奇才远离楚国。吴起在魏国,满计只有20年左右,不足以让魏国的实力飙升到灭秦的地步。
吴起走后,魏国走上了下坡路。魏武侯也算是一些能力,但比魏文侯差很多。而他的继承人魏惠王,则完全没有章法,曾被孟子称为“望之不如人君”。在他的手下,魏国迁都大梁,自己陷入四战之地。之后连败,国家终于走上了衰退的道路。说魏国的实力从来没有达到过灭秦的地步,自然也谈不上灭秦。
第四,秦国实力雄厚,山川险峻,屏障自然
一直被关东诸侯国称为“虎狼之秦”的秦国,这个称号并非浪得虚名。秦国与西方军狄国家接壤,长期担任中原“守门员”,部队在实战中迅速成长。春秋秦穆公时,已达到“霸西戎”的地步,打服了少数民族。纵观世界,晋国也可以算是他的对手。三家分晋后,韩赵魏三国哪个国家也难以说能独立抵御秦国的进攻。事实上,当初秦魏河西之争,也是秦国先动手。而且,秦国虽然在魏国手中败仗,但并没有伤到自己的活力,实力也不容小觑。
[img]444105[/img]
除了强大的战斗力,秦国还有其他国家没有的山川风险。秦国是一个依靠秦岭山脉的国家,地形危险。咸阳是首都,自然易于防御和攻击。后来的历史证明,咸阳、西安和潼关一线一直是进攻方的噩梦。谁占据了这个地区,几乎可以说是不可战胜的。无论魏国的士兵有多强大,他们都只能面对自然的危险。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魏灭秦既不想也不能。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秦也不弱。魏想灭秦,只能先变法图强。只有和平发展几十年,他才能积累足够的实力。即使到了那个时候,也要看秦是否给了自己机会。魏、武侯时期,算了吧。
魏国一开始实力如此强大 为什么魏国放弃了消灭秦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