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年间,由于唐高宗李治身体虚弱,经常头晕目眩,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朝政事件,皇后武则天被要求协助处理朝政事件。
即使唐高宗的身体得到了缓解和恢复,武则天在管理政治时仍然“落在后面,政治上没有大大小小的东西。世界的权力属于中宫,废墟和杀戮取决于它的嘴。”。
这样,唐代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独特的场景,即“二圣临朝”,即在金銮殿上,相当于两位皇帝同时坐在一起接受官员的祝贺,同时处理各种政府事务。
弘道元年(683年)12月,唐高宗病逝,王子李显继位,唐中宗。
[img]442085[/img]
据说他的儿子成了新君,武则天应该退到幕后,成为皇太后享受幸福,但武则天已经尝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她仍然是太后。与此同时,大臣裴燕接受了政治遗嘱,政治事务取决于武则天。
李显计划任命魏皇后的父亲魏玄贞为侍中,并试图组建自己的团队。但裴炎阻止了他。李显生气地说:“即使我把世界都给了魏玄贞,为什么不呢?你还在乎侍中吗?”
令李显惊讶的是,他愤怒的话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裴燕向武则天报告说,武则天对李显的行为非常恼火。2月,继皇帝位置仅55天后,李显被武则天废墟为庐陵王,贬低长安,迁往房州。
事后,武则天转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为唐瑞宗。武则天仍然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
虽然李丹成了新皇帝,但事实上,他自成为皇帝以来就被软禁在宫殿里。他不仅不能干涉政治事务,还不能随意进出宫廷,开始傀儡皇帝的生活。
[img]442086[/img]
武则天的霸道行为无疑引起了唐朝许多臣民的不满。果然,今年9月,一位将军勇敢地站起来,打出了反抗武则天的旗号。他是唐朝开国英雄李积之孙徐敬业。
徐敬业(636-684年)当时应该叫李敬业。他的祖父李积的真名是徐世积。因为他出色的功劳,他被唐高祖李渊命名为李世积。他改名为李世积,成为李积,因为他避开了李世民的禁忌。
今年9月,徐敬业被降职为柳州司马。当他去扬州时,他遇到了唐志奇和罗宾王,他们一起被降职。杜求仁、弟弟李敬猷、魏思文、薛仲璋等人聚集在扬州。他们对失去官职感到不满,所以他们秘密起兵,以支持庐陵王李贤恢复皇位为借口,在扬州正式起兵。
徐敬业自称将军,扬州大都督,他还让初唐四杰之一的罗宾王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为徐敬业请武赵》。
[img]442087[/img]
罗宾王文采出众。在这次号召中,罗宾王首写了武则天的残酷和政治阴谋,第二次写了讨伐武则天的目的和决心。最后,他呼吁朝野有志之士加入讨伐武则天的行列,并以“请看今天的世界是谁”结束。
据《新唐书》记载,武则天刚开始读这篇讨伐她的文章时,笑得很自在,不当真。然而,当她读到“一堆土不干,六尺之孤是什么?”这句话最能激发唐朝老臣对老君的怀念时,她问是谁写的。近臣回答是罗宾王写的,武则天叹了口气:“有这样的才华,却沦落不偶,宰相的错!”
虽然武则天感叹有这种才华的罗宾王没有为自己用,但她也在愤怒中剥夺了徐敬业家族的姓氏,并命令左玉钱卫大将军李孝义为扬州道大总管,带领30万士兵前往扬州讨伐徐敬业。
徐敬业树立了旗杆,在过去的十天里聚集了10万士兵。当时,他的顾问提出了两个军事计划:一个是北上进攻洛阳;一个是南下常州、润州(今江苏镇江)。经过讨论,徐敬业采取了南进的策略,渡江进攻润州。
徐敬业放弃了对洛阳的攻击,错过了一架好战斗机。当李孝义军队接近扬州时,徐敬业不得不返回北方,在高邮(今江苏高邮北部)与唐军作战,双方持续了一段时间。
十一月,徐敬业大败,他逃往润州,想渡海投高丽时被下属杀害,其余同党也大多被杀害,罗宾王不知所措。
虽然徐敬业反抗武则天霸权的行动不成功,对武则天的临朝称制也没有影响,但徐敬业本人以其难得的反抗精神被历代传诵。
在清代传奇小说《镜花缘》中,徐敬业被塑造为天神反对武周的典范,表达了世人对他的反抗精神的钦佩。
面对武则天的霸道行为,徐敬业打出了反抗的旗号。他的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