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很大程度上与宋金之间的靖康之耻有很大关系。因此,在以宋朝为正统的史书中,记载此事被称为“君父之仇”。这可以说是南宋与金朝对立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如此广泛的旧恨并不代表一切。在宋金对峙的百年里,这一直是一种战时和状态。金朝这边的表现就是以战争的形式,寻求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那为什么南宋与金激战百年,始终难以握手言和呢?靖康耻只是原因之一。
[img]442343[/img]
@ 虽然金朝在东北黑龙江流域崛起,但入住中原后形成了正统观念。事实上,历史上的金朝是第一个消除“夷夏之分”观念的王朝。此外,金朝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一统”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自身的正统性,金朝必然会以灭亡南宋为己任,完成一匡世界的伟大事业。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金朝不惜用武力威胁南宋,使其称臣。
虽然金朝的女真人并没有完全接受中原传统文化,但她们完全继承了历代中原王朝的正统观念。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金朝对南宋的态度,都是以君视臣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南宋有一天,金朝自然不会和它握手。直到蒙古铁骑横扫北方大地,金朝的统治岌岌可危,金朝才试图缓和与南宋的关系。
[img]442344[/img]
同时,从南宋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除了靖康的耻辱,北伐也成为南宋最有效的政治杠杆。当我们阅读历史时,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在南宋朝廷,总是有主和派和主战派,平衡这两派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南宋皇帝的棘手问题。假如放任主战派,那么与金朝的关系,必然会急剧恶化,也许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损失。假如,过度放任主和派,那么“君父之仇”就是南宋君臣面前的一个难题。
因此,当我们回顾南宋的历史时,我们可以发现,南宋历次北伐的背后,其实一直是主和派与主战派博弈的结果。因此,南宋高宗时期,岳家军三路北上,兵锋直指当时被金朝占领十年的汴梁,但最终主和派的出现使北伐功亏一篑。当然,这种情况主要在于南宋,战争与和谐的摇摆也是主和派与主战派博弈的结果,包括皇帝。当下一任皇帝宋孝宗被替换时,南宋朝堂又从主战转向主战,以至于年轻的皇帝立即开始了“隆兴北伐”。
[img]442345[/img]
可以看出,很难与金朝握手,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在于南宋政治的不确定性。当高宗统治时,他主要是为了和平,当继任皇帝宋孝宗时,情况立即转变为北伐中原。这种情况几乎成为南宋政治的真实写照。
历史就是这样。靖康耻使双方陷入了不断的对抗和激烈的战斗,但仅仅用这个概念来理解宋金百年来的对抗显然是有偏见的。事实上,金朝深受正统观念的影响。相比之下,在宋朝,战争与和平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政治杠杆,但这使得南宋陷入了与黄金持续战争的泥潭。
为什么南宋和金朝之间不断的战争总是难以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