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旭是一名年轻的将军。他在危机时刻多次救了父亲朱迪,但最终以“被祖父恨、被父亲欺骗、被兄弟杀害、被侄子活活烤死”的悲惨结局告终。为什么会这样?以下是相关历史事迹的介绍。
他是朱迪最像的儿子。他勇敢善战,但为什么不能与肥胖和虚弱的兄弟竞争呢。走进这段历史,你会发现汉王朱高旭是如何一步步走进深渊的。
少年时期 品行不端 被祖父讨厌
汉王朱高旭是明成祖朱迪和徐皇后的第二个儿子。他的哥哥是仁宗皇帝朱高炽,他的哥哥是赵王朱高炽。虽然他们都是徐皇后的亲子,勇敢、足智多谋,但只有一个王位。
今天的主角朱高旭在洪武年间被明太祖叫到首都学习。但他不仅无知,而且言行轻浮,总是制造麻烦。因此,明太祖非常讨厌他。
建文帝即位后,朱高旭和他的兄弟朱高炽一起入朝。没有朱元璋的控制,朱高旭变得更加猖獗。他闲着,行为不端,甚至偷走了叔叔徐慧祖心爱的宝马,私下回到北平。途中,他烧杀抢劫,在涿州杀死了易城。因此,他的父亲朱迪受到了许多朝臣的惩罚。
[img]441633[/img]
靖难之役 屡建战功 受父亲诓骗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世子朱高炽被任命守卫北平,朱高旭随军出征。
这时,朱高旭明白,他在父亲面前表演的机会来了。事实证明,朱高旭非常有战斗天赋,非常勇敢。他多次勇敢地作为先锋杀死敌人,在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起兵第二年,朱高旭参加了白沟河之战,带领精兵进入敌人,杀死了都督翟能的父子。同年,朱迪击败东昌,将军死亡。关键时刻,朱高旭率领援军赶到,击退南军,救出朱迪。
这时,朱高旭意气风发,势不可挡。当他第二次率军救朱棣时,朱棣感慨地说:“努力吧!世子常病”。
一句看似无心的话,却在朱高旭心中掀起了一股巨浪,这意味着百年后的皇位很可能是他的。
可怜的汉王终是为了这句话,为了得到父亲的肯定,穷其一生去追求。
野心膨胀 妄想夺嫡 遭兄弟捧杀
父亲称帝后,朱高旭以为父亲会像以前承诺的那样封他为王子,但他不想被体弱多病的兄弟抢走。他不仅被封为汉王,而且还远离云南。
俗话说,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二儿子朱高旭虽然勇敢善战,但不喜欢读书,没有治国的能力和智慧。
更何况汉王性情残酷,自负,没有容人之量,朝廷上下百官很少支持他。
此外,虽然成祖赢得了侄子的座位,但他仍然害怕朱元璋,他没有看到太祖,担心父亲的指责,更不用说保护朱家了。此外,成祖喜欢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经过综合考虑,我选择了大智慧愚蠢的长子朱高炽。
成祖有意识地欠第二个孩子,有很多无法忍受,所以他让他留在南京。在父亲的纵容下,朱高旭变得越来越傲慢。他有出色的战斗成就,经常跟随父亲。因此,他不仅增加了警卫,还要求等同于御林军的天卫,还多次陷害了支持王子的朝臣,导致许多无辜的忠诚大臣入狱。王子和成祖几乎离心了。
[img]441634[/img]
朱高旭经常与秦王李世民相提并论。不久,朱高旭的言论传到了朱迪的耳朵里。朱迪非常震惊。朱高旭是李世民。朱迪是谁?被架空的皇帝李渊?这一次,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朱高旭犯了一个大禁忌。因此,在永乐的13年里,朱迪将他改为青州。
朱高旭这次连父亲的话都不听,决心留在南京。只是因为他知道一旦离开,继承王位就完全没有希望了。
有时候锋芒毕露不一定是好事。就像田忌赛马一样,没有必要硬碰硬。适当隐藏自己的实力是一种更聪明的做法。这就是道教的智慧。
此时朱高旭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回到封地,等到时机成熟再卷土重来。
但朱高旭没有这样做。他私下挑选了3000名精锐士兵。在离开首都的路上,他欺负和掠夺人民,砍死了阻止他的兵马指挥徐野驴。成祖最不能忍受的是他侵犯了皇家车马武器。
[img]441635[/img]
成祖剥去了他的官服,囚禁在西华门口,准备贬为普通人。
若不是王子朱高炽仁厚,顾念兄弟旧情,尽力为其保护,成祖肯定不会放过他。
乱臣贼子 终被诛杀 惹侄儿被烤
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王子朱高炽即位,为明仁宗。这位明仁宗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是明朝历史上罕见的仁德温暖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朱高旭等待着叛乱的机会。
但仁宗并没有惩罚他的弟弟,而是奖励了成千上万的金银珠宝来安慰他。他还把儿子封为世界之子。这并没有让朱高旭放弃他的皇帝梦想,成为他的汉王。
“捧杀”这个词最适合仁宗皇帝对朱高旭的态度。无论朱高旭做什么,他都一味纵容,让朱高旭更加骄傲自满,无法无天。
不幸的是,这位好皇帝并没有长寿,他在登上王位不到一年后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朱瞻基继承了大统,但突然,王子朱瞻基还远离南京监狱。
这时,朱高煦看到了争夺王位的希望。他认为,如果朱瞻基想在北京登基,他将通过他的封地乐安州(今山东惠民),所以他在必要的道路上设伏,准备在路上杀死朱瞻基。
[img]441636[/img]
但朱瞻基也不是等闲之辈,有危机感的他连夜返京,让朱高旭扑了个空。
朱瞻基回京后,成功登基,史称明宣宗。为了稳定基础,他没有惩罚雄心勃勃的叔叔,而是像父亲一样安慰和奖励了朱高旭。
朱高旭当然不会停下来,迫不及待地想发起第二次“靖难之战”。
然而,朱瞻基的御驾亲征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就这样,他还没来得及打就分了胜负。朱高旭再次成功败北。
之后,朱高旭和儿子被带回首都软禁,美味可口。当时,宣宗刚刚登基,基础不稳定,留下他们为了更好地宣传新皇帝的仁慈和美德。
不管目的是什么,这已经是乱臣贼子最好的结局了,但朱高旭还是不懂得安分。当宣宗来看他时,他不仅不礼貌,还绊倒了宣宗。
在宣宗众目睽睽之下,一只狗啃泥,恼羞成怒的皇帝命令把他放进一个300斤的罐子里,把柴火点在罐子周围,然后嚎叫了一会儿,汉王朱高旭被烤死了。
一家人全部被杀,汉王一脉全部断绝。
到目前为止,汉王朱高旭被杀完全是自作恶。虽然野心勃勃,勇敢善战,但能力不足,性格败坏,最终难以成为皇位继承人。
为什么说朱高旭的被杀是罪魁祸首?他是怎么走进深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