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台州学派是一所颇具特色和庞杂的思想学派,是儒、道、佛三教合流的产物。泰州学派的创始人是王根,因为他来自山东泰州,被称为泰州学派。泰州学派成立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左右消亡,前后持续了70多年。泰州学派与王阳明学派不同。它的重点是“内圣外王”。“内圣”继承了王阳明的心理学,而“外王”是王艮的原创。其目的是教育人民,改善社会。
[img]440282[/img]
泰州学派的背景与明中后期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关。随着明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流动的加快,许多人转向商业活动。传统的“学者、农民、工业和商业”水平受到挑战。同时,除了“六个人”,还增加了许多复杂的社会水平。台州学派向前推进个人与政治的关系,重视人的自由,提出人们可以独立于政治,创造一个自由活泼的世界。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台州学派从正统过渡到异端,具有反传统的思想趋势。
[img]440283[/img]
台州学派的个人主义表现为“成年人的生活”。它提出,人的尊严来自于他们自己的意志,不受外部环境的限制,同时强调理性和平等在个人主义中的地位。现在流行的观点是,台州学校主要是劳动人民,主要基于台州学校强调社会关系的平等。它指出,个人应该相互平等和独立,并受到大量的尊严和尊严的约束,以实现个人自由。但事实上,从根本上说,台州学派属于儒家学派,即以士大夫为主的学派。它的观点是从儒家思想出发,注重道德修养的提高,而不是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然而,台州学派强调个人主义也使其在下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img]440284[/img]
台州学派的观点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明中后期开始,台州学派的主要知识分子从代表儒家思想的趋势转变为异端运动,从心理正统转变为心理异端,从经典学院转变为公共学校。万历三十年(1602年)前,台州学派的几位重要人物相继去世,对台州学派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打击。在此期间,台州学派也消亡了。然而,台州学派在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其解放个性的主张反映了16世纪新事物的发展,这在当时是第一个开放的氛围。
王艮是如何建立泰州学派的?泰州学派有哪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