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历史上晋国的综合实力有多强?最后为什么灭亡?

三家分晋,是指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接下来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战争,周王朝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名义上,周王室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相互攻击,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魏、韩跻身强国之列,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形成:秦、楚、齐、燕、赵、魏、韩。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还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它的实力和影响力远不如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裂缝中生存,最终被七雄摧毁。

[img]441456[/img]

对战国七雄来说,魏、韩、赵都源于春秋时期的大国晋国。其中,魏国在战国初期率先称霸,巅峰时期的魏国可以说是战国七雄中没有对手。魏国衰落后,胡服骑射后的赵国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换句话说,三晋时期的赵、魏都是战国时期最好的诸侯国之一。所以,问题来了,在三家分晋之前,晋国到底有多强,地盘有多大?

@ 晋国(前1033-前376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第一任国君唐叔虞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姬背诵的弟弟。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诸侯国晋国来说,原来的国名不是“晋”,而是“唐”,唐叔虞之子谢继位后改为晋。春秋时期,晋国作为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录用、《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大国之一。也就是说,春秋时期,晋、齐、楚、秦并称为四大强国。

晋朝在晋献公时期崛起,“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文公继位后,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一战而霸。晋襄公时期先后在萧战和彭衙战役中击败秦国,继父为中原霸主。晋景公时,晋国在战争中输给了老对手楚国,转而经略北方,在战争中大败齐国后,又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攻入楚国本土。晋公继位后连败秦、狄,在炎陵战役中再败楚国,复霸天下。晋悼公时国势鼎盛,兵车万乘,独霸中原,达到晋国霸王的巅峰。在我看来,秦国、晋国、齐国、楚国虽然被称为四大强国。但事实上,晋国的综合实力远强于其他三个诸侯国。

[img]441457[/img]

一方面,晋国在与楚国交手的过程中,胜多败少。截至公元前546年,楚第二次撤军前,晋楚共有11场直接战争,其中晋国9场,楚国仅在楚庄王时期2场。在楚庄王时期的四场晋楚战争中,另外两场晋国获胜。这11场晋楚战争有:城濮之战、北林之战、柳树之战、英北之战、英雄之战、晋楚绕角之战、晋朝蔡攻楚破沈之战、炎陵之战、彭城之战、焦夷之战、湛阪之战。在这11场战役中,晋国赢得了9场比赛:城濮之战、柳芬之战、英北之战、晋楚绕角之战、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炎陵之战、彭城之战、焦夷之战、湛阪之战。

相应地,楚国赢得了两场比赛:楚庄王时期的两场战役和北林战役;楚庄王时期的刘芬战役和英北战役都输给了晋国。@ 由于晋国出兵救援郑国,楚国在前584年郑楚思战役中大败。因此,虽然我们常说晋楚争霸,但楚国在与晋国的对抗中长期处于劣势,而晋国几乎一直占上风。即使君主楚庄王在位,楚国也未能完全扭转局面。而这无疑是晋国强大实力的最佳体现。

另一方面,在与秦国、齐国交手的过程中,晋国也是屡战屡胜,即很少吃到败仗。虽然秦国在战国时期非常强大,但在春秋时期,秦国远不是晋国平起平坐的对手。从627年到558年,70多年来,秦晋经历了萧战、彭衙战、王官战、新城战、河曲战、辅氏战、麻隧战、橡木战、迁延战等重要战役。秦国被晋国牢牢封锁在函谷关和桃林塞以西,晋国控制着河西地区(秦晋大峡谷中下段黄河西部地区)的许多城市。晋国长期统治中原,秦国统治西戎。

虽然大家都称赞秦穆公称霸西戎,但这其实是秦国无法击败晋国,难以向中原扩张的最后手段。@ 春秋时期,晋国与齐国之间的战争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晋楚争霸过程中,齐国的立场偏向于晋国。然而,公元前589年,晋国与齐国之间爆发了鞍战。公元前589年,齐、晋鞍之战发生。晋、鲁、卫、曹四国,发兵攻齐。这场战争以晋国胜利告终。春秋末期,即三家分晋前,魏赵韩三家组织联军攻打齐国,同样取得胜利。

[img]441458[/img]

@ 晋国的疆域在实力雄厚的基础上也十分辽阔。晋国鼎盛时期,地盘包括山西省、陕西省东北部、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西北部、山东西北部和内蒙古的广大地区。因此,很明显,晋国巅峰时期的地盘,可谓地跨六省,即整个黄河流域,大部分都被晋国占据。它占据了中原广阔的土地,促使晋国因其强大的国力而压制齐秦楚三大国家。在春秋时期,它在大多数时候主宰了中原。就连学者们在评价春秋五霸时也认为“齐一晋四”,晋国占据了四个席位,即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和晋悼公。整个春秋时期,晋国的地盘应该与楚国相当。

换句话说,晋国和楚国在疆域上远远超过其他诸侯国。然而,就楚国而言,当时占领的许多领土人口稀少,这使得楚国的人口和其他指标无法与晋国相比,这也是楚国长期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许太强大了,晋国并没有输给外敌,而是被三家分晋。晋平公后,晋国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卿之间斗争激烈。晋定公时,范、中行首先败亡。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共灭智氏,晋国已被三家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最后一位晋侯晋静公在公元前376年被废为庶民,晋国正式消亡。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历史上晋国的综合实力有多强?最后为什么灭亡?历史上晋国的综合实力有多强?最后为什么灭亡?

,,,,,,

  • 晋文公在哪场战役时称霸?之前都经历了那些磨难
  • 春秋时期的诸侯王大多都与周王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也不例外,据《左传》记载,晋文公本名姬重耳,是晋...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孟子简介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 孟子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科、字子舆(待考、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