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落,进入春秋时期。接下来给大家带来相关文章
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怒图强。这个成语典故与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有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勾践反国,是苦身焦虑,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也尝胆。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478年),勾践率军攻打吴国,在三战三捷中击败吴军主力。越王勾践24年(公元前473年),越军突破吴国都城,迫使吴王夫自杀。勾践以军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南)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img]439076[/img]
值得注意的是,越王勾践之前要努力工作,因为之前的吴国太强大了,一度让越王勾践成为囚犯。对于春秋末期崛起的吴国来说,他不仅打败了齐国这样的强国,还在柏举之战中打破了楚国的首都,从而主宰了中原。那么,问题来了。春秋末期,吴国连败齐楚。为什么他们最终被越国摧毁?
一
@ 位于江苏、安徽长江以南、环太湖浙江北部的吴国疆域,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吴国都城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春秋末期,楚国在柏举之战中攻破楚国都城,夫椒之战南服越,艾陵之战北败齐,黄池之会盟晋。然而,如此强大的吴国在春秋末期被越国消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吴有机会消灭越南。结果,吴王夫差没有斩草除根,这给吴留下了很大的麻烦。公元前494年(夫差两年),吴王派出所有精兵攻打越南,在胡椒中击败越南军队,最终报告了姑苏失败的仇恨。在这场战斗中,越南王勾践不得不带着5000名士兵躲在会稽山。在此背景下,伍子胥等人建议吴王夫努力彻底消灭越南王勾践。
二
[img]439077[/img]
然而,吴王夫差却是女人之仁,接受了越王勾践的求和请求,于是从吴国撤军。而且,面对越王勾践的虚假臣服,吴王夫差逐渐忽视了越国背后的心腹大患。在地理位置上,越国就在吴国的南部。如果越国没有完全解决,吴国在与北方的齐晋争霸时完全有被越国攻击的风险。因此,在笔者看来,吴王夫差放弃了彻底消灭越国的机会,成为其灭亡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吴王夫差专注于与中原大国竞争,导致后方空虚和士兵疲劳,这也是吴国被越国消灭的重要原因。
公元前489年(夫差七年),吴王夫差听说齐景公死后大臣争夺权力,新立之君年轻无势,于是兴兵北伐齐国。伍子胥劝诫道:现在越王勾践已经准备好报复吴国了。吴国不应该兴兵讨伐齐国,这将给越国一个机会。但吴王夫差不听,北伐齐国,在艾陵战役中大破齐兵。公元前487年(夫差九年),吴国也顺势讨伐鲁国。
三
此后,伍子胥多次劝诫,逐渐激怒了吴王夫差,于是给了子胥属一把自杀的剑。在这方面,笔者认为伍子胥的自杀无疑是吴国的一大损失,这让吴国有识之士感到良心,导致吴国上下离心。公元前482年(夫差十四年)春,吴王北上与诸侯盟在黄池,想称霸中原。七月辛丑,吴王与晋定公争夺盟主地位。晋国大夫赵鞅怒不可遏,要攻吴王,这使晋定公成为盟主。与晋定公分手的吴王盟会已经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越王勾践在吴王夫差北上、晋国等大国会盟时,偷袭了吴国,俘获了吴国王子友。吴人向夫差报告失败的消息,吴王怕有人泄露消息,让会盟诸侯听到消息,于是怒斩七人在账前。因此,对于焦虑的吴王夫差,匆匆赶回吴国后,又被越国击败。越国在公元前478年(夫差18年)更加强大。越王勾践率兵伐吴,大败吴兵于笠泽。
[img]439078[/img]
四
@ 公元前476年(夫差二十年),越王勾践再次伐吴。因此,与吴王夫差的女人之仁不同,越王勾践并没有给吴王夫多少喘息的机会。一年后,越国军队成功地包围了吴国都城。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想把吴王夫差流放在永东,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对此,吴王夫差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了。我后悔不听子胥的话,让自己陷入这种境地。于是自杀而死。越王勾践在吴王夫差自杀后,成功地消灭了吴国。对此,笔者认为,吴王夫差多年来一直兴师动众,与齐国、鲁国、楚国、晋国等大国作战,导致吴国士兵非常疲惫。此外,吴王夫差除去了伍子胥等忠诚的人,这使得吴国在关键时刻没有人扭转局面。
因此,在内忧外患的影响下,吴国最终被越国消灭。勾践灭吴后,雄心勃勃,仿效夫差,经吴国开凿的汉沟,北渡淮水,与齐鲁诸侯会在徐州,并向周致贡。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肉,承认越是华夏诸侯的“伯”(霸主)。越是这个时候,领土已经过淮水以北,与鲁国接壤,宁波东出海,绍兴诸暨南至温州南至今,江西鄱阳湖西至今。因此,很明显,越王勾践可以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而当时的越国已经成为一个不亚于晋、齐、秦、楚的大国。不幸的是,越国在战国中期被旁边的楚国摧毁,并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春秋末期吴国的疆域有多大?最后是怎么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