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川北木偶戏了解多少?川北木偶戏,始于汉,兴于唐,到宋时相当流行。南充地区的木偶戏有川北大木偶和京木偶,两者都是杖头木偶,还有指戏木偶,即单戏。北京木偶小,川北大木偶大。北京木偶和其他地区流行的北京木偶一样,而川北大木偶风格独特。川北大木偶身高四尺多,表演不受剧情限制。人和木偶混在一起(阴阳班)表演的时候,长相一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img]439294[/img]
历史沿革
早期发源
据史料和口碑证明,川北大木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初移民时,一家姓杨的人将大木偶带到川北仪陇县,并将此技艺传给杨三合。1914年,仪陇县包场(今石佛乡)木偶艺人李约之买下了杨三合后代的木偶,带着儿子李章福、李章祥创办了“福祥班”或“李家班”。此后,川北地区大木偶艺术活动频繁,妇孺皆知,被称为“川北大木偶”。
中期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仪陇县木偶剧团(大木偶)分别成立。、南充木偶剧团(京木偶)。两个剧团都参加了20世纪50年代的木偶戏演出,各有千秋,赢得了大会的好评。
木偶艺术,尤其是大木偶,可以移动眼睛、眉毛、嘴巴、头、耳朵、鼻子、手、腰部和关节。表演时可以拿东西握东西,穿衣解衣,戴帽子脱帽,穿靴子脱靴子,吹火点蜡,刷袖子除尘,换脸下腰。同时,羽毛、扇子、水袖等也无异于陌生人。
鼎盛时期
[img]439295[/img]
川北大木偶在国际和国内都有很强的影响力。1953年,川北大木偶赴京演出,邓小平为鼓励赠送奖品。1975年,他再次前往北京,再次受到高度赞扬。1987年,康克清还亲自题词“川北大木偶”。
1986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亚洲文化、香港《大公报》发表了川北大木偶剧照,并发表了评论文章,高度评价和赞扬了世界上罕见的川北大木偶艺术。苏联戏剧家、著名木偶大师奥布拉兹佐夫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了评论文章,称赞川北大木偶艺术是“世界上罕见的木偶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冠军”。
1987年8月,南充木偶剧团访问俄罗斯和芬兰,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称之为“大木偶艺术是世界上独特而珍贵的木偶艺术”。1990年,他参加了印度新德里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木偶艺术节。
2000年,我参观了泰国东方大学和泰国10多所大学。2003年,我参加了韩国春川国际木偶节,并获得了最佳表演奖.。
文化部于2007年10月派代表中国参加第35届墨西哥塞万提斯艺术节。
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1999年南充木偶剧团更名为四川省大木偶剧院
四川木偶剧院自成立以来,创作并表演了大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民族民间戏剧节目,并在市、省甚至全国艺术表演比赛中多次获奖。他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和西南艺术节。在全国木偶皮影戏表演比赛中获得了五项奖项,包括剧目、造型、舞蹈美、优秀表演和表演。全国木偶皮影“金狮奖”比赛获得银、铜奖。
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先后赴俄罗斯、芬兰、荷兰、印度、美国、英国、墨西哥、智利、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商业表演。2009年,由文化部、人事部联合发布的2009-2010年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由国家文化体系先进集体和商务部、文化部、广播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布。
川北木偶戏起源于哪里?木偶戏和现在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