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崇祯皇帝那么认真勤政,为什么还是救不了明朝?

纵观历代亡国之君,崇祯皇帝朱由检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同的人。他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他上吊自杀的行为在亡国之君中很少见,还在于他有实权。看看其他朝代的亡国之君,比如东汉的汉献帝,唐朝的唐哀帝,清朝的宣统帝溥仪,都是没有实权的亡国之君。更有价值的是,崇祯皇帝不仅有实权,而且勤政。他在薄冰上工作了17年,可以说是劳模皇帝。

[img]439222[/img]

可以合理地说,在王朝结束时,没有皇帝的权力,但也认真非常勤奋,非常负责任的皇帝,是王朝的祝福,通常会改变恶劣的情况,但不幸的是,崇祯皇帝如此努力,上帝给了他17年,他没有扭转潮流,但进一步恶化了局势,失控,最终明朝在他手中死亡。

那崇祯皇帝这么努力,又有17年的时间,为什么不挽救明朝呢?

首先,崇祯皇帝个人有很大的不足,天性多疑,任性

崇祯皇帝虽然是勤政皇帝,在位17年兢兢业业,但个人能力不足,天性多疑,任性强。这些努力只是徒劳,就像选错了方向,再努力也没用。

[img]439223[/img]

一般来说,王朝末年是人才枯萎的时候,但明末并非如此。经过多年的战争,洪承类、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孙承宗、满桂、曹文诏等众多著名将领和大臣应运而生。

然而,崇祯皇帝对武将的不信任使这些人才在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情况下窒息而死。例如,卢象生被太监高起潜和大臣杨思昌合伙杀害。他被架空军权,只率领5000名老人、弱者、病人和残疾人抵抗清军。最后,他死于战斗。

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却杀了不少大员,可以说是个严厉的皇帝,但是没用,忠奸不分。

然而,对待皇室亲戚太仁慈了。不管国库有多空,它都不会采取严格的措施。结果,北京城市破裂,国家破裂,家庭死亡。这些皇室亲戚不愿意吐出的钱比李自成便宜。

崇祯皇帝天生多疑,任性,再努力也是徒劳的。自然,这是他没有扭转局面的关键原因。甚至可以说,正是他的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二、在积重难返的情况下,崇祯皇帝个人看起来很渺小

客观地说,明朝的灭亡不能完全归咎于崇祯皇帝。任何朝代的灭亡都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一个缓慢发展到积累的过程。明朝灭亡的原因不能归因于崇祯皇帝。

[img]439224[/img]

只能说前皇帝留给崇祯皇帝的是一个很难收拾的烂摊子,已经积累了很多。遇到像汉宣帝这样的中兴之主,最多只能持续几十年,不一定能治好这种顽疾。

像崇祯皇帝的祖父万历皇帝一样,他已经忽视政府很多年了。虽然大事严格决定,但不管小事如何,后果也很糟糕。例如,官员腐败实际上破坏了明朝在各级的统治,使东林党占主导地位,这对明朝来说是致命的。因此,有一种观点是“明朝死于万历”。

就像崇祯皇帝在位时期一样,为什么他对官员要求很高,甚至杀死了很多成员,忠奸不分?虽然有他天生多疑、任性的原因,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也就是说,在当时,大多数大臣可以说是互相交流的,崇祯皇帝在一定程度上被蒙蔽了双眼。否则,卢象生怎么会被冤死,死后的养老金也没有到位。此外,周延儒督师出京与清军作战。如果他不打架,他就敢公开撒谎。

在崇祯皇帝的愤怒下,他无法打破这种局面,所以他对大臣们很苛刻,甚至经常被判处极端刑罚。他想以这种粗暴的方式打破这种局面,但这是徒劳的。

在当时的情况下,内部矛盾,许多官员互相交流,皇帝和现实分开一群自私的官僚,不了解真实情况,所以自然经常出现,明朝灭亡不能责怪崇祯皇帝,面对这种糟糕的情况,面对一群精神错误的大臣,一般皇帝很难不被蒙蔽,崇祯皇帝的行为也是正常的表现。


崇祯皇帝那么认真勤政,为什么还是救不了明朝?崇祯皇帝那么认真勤政,为什么还是救不了明朝?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