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上发生了一起恶性朝廷斗殴。朝廷上的几位文官和大臣围攻了三位同事,导致他们死亡。当时的国王朱祁钰亲眼目睹了舞台上这一混乱局面。更令人震惊的是,参与此事的官员没有受到惩罚。此事发生在明朝正统14年8月23日中午北京直隶北京师午门内,后人称之为午门血案。
那么,午门血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切都要从土木堡的变化说起。
[img]438420[/img]
在正统十四年里,瓦拉部率兵骚扰和侵犯内地,所有经过的城市都沦陷了。在太监王振的不断鼓励下,明英宗朱祁镇决定亲征御驾,带领文武百官和50万大军进入大同。由于准备不足、指挥不当等原因,军队粮草不足,军心浮动。最后,明英宗在土木堡被瓦拉俘虏,他的所有官员都死了,明朝几乎失去了所有的精锐力量。随后,瓦拉军威胁明英宗进攻明朝都城北京。
这个消息传回北京后,北京师傅震惊了。留守朝廷的监国王朱祁钰在午门设立了临时宫殿,并召集大臣讨论如何击退外敌。明朝第一位掌权太监王震作为土木堡变革的罪魁祸首,成为朝鲜大臣群起攻击的对象。现在擅权乱政的王震被杀了,但他的亲信党羽还在,应该彻底清算。大臣们呼吁立即根除朝鲜的邪恶势力,这也导致了午门血案的爆发。
[img]438421[/img]
同一天,朝鲜官员乱成一团,愤怒地陈述了太监王震的各种罪行,并要求朱祁钰杀害王震全家。面对吵闹和愤怒的混乱场面,22岁的监国朱祁钰不知道该怎么办。在大臣们的坚持下,他们跪下来哭了起来。朱祁钰不得不下令派金衣卫指挥,让马顺抄袭王震的财产。
然而,马顺是王振的党羽,帮助王振伤害了许多官员。大臣们认为他们不能派马顺去执行任务,并要求朱祁钰换人。争执不下的时候,已经触众怒的马顺也站出来骂百官,突然引起了群愤。户科给事中王突然冲出人群,对着马顺又打又咬,群臣见此也上前反复殴打,马顺当场死亡。大家又向朱祁钰索要王振的党羽毛贵,王长随两人,两人刚出现也被群臣群殴致死。事后,三人的尸体悬挂在东安门广场,官员、军民争相殴打。
[img]438422[/img]
无视监国朱祁钰的存在,在朝廷殴打杀害奸恶官员。虽然这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正义举动,但它毕竟是不合规的,践踏礼仪,违反法律。在冷静下来之后,大臣们对如此恶劣的事件感到非常恐惧。为了防止朱祁钰以后清算,在当时兵部侍郎于谦的劝说下,朱祁钰宣布大臣们这是一种正直的行为,表示不再追究,大家感谢后纷纷退出,闹剧才结束。
正是这起血案,王震的亲信党羽被清除,大臣们能够集中精力在未来的京城保卫战中,为明朝获得喘息的机会。
明朝下午门血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恶性的朝廷斗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