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军在萨尔浒战役中号称有47万大军,为什么还输得这么惨?

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聚集了20万精锐军队和朝鲜军队,号称47万军队进攻辽东。但是这么多明军打不过努尔哈赤的6.8万旗兵。原因是什么?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437753[/img]

先说明朝这47万大军。

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发精骑约3万;

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四处发兵约2500人;

共发兵约2万人,包括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北直隶、南直隶;

浙江发善战浙军4000步兵;

永顺、保靖、石州各地土司兵、河东西土兵,数量各二三千人,共约7000人;

[img]437754[/img]

充满计划,明军只有8万多人。当时,海西女真野鹤部也参加了。后来,叶赫部有一位著名的慈禧,但她仍然是建州女真的对手,大约有1万人。还有朝鲜的小兄弟,也有1300人,总共超过11万人,被称为47万人。

没有所谓的47万军队。有枪有枪,但打不过6.8万旗兵。然而,超过11万人远远超过八旗兵。在武器装备方面,它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尤其是火炮和其他火器。如果你这样输了,你真的不能说。

按照这样的实力比例,明军应该是碾压后的金军。

然而,从战役开始,明军就出了问题。

军队聚集在一起,但粮食工资有问题。朝廷负担不起这么多人。他们只能让杨浩快点进攻,早点完成工作,回家。你知道,战争注重时机,而不是那么简单。

[img]437755[/img]

可见战前军队的准备不足,非常仓促。

另一个问题是,将军们互相约束,甚至爆发了士兵们逃跑的事情,这对当时的军事精神非常不利。

嗯,我就不说了。杨浩自然是沈阳的总指挥。他的士兵开始围剿四条路的后金。然而,作为总指挥和移动力量,他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努尔哈赤一出发,就得知了明军的意图,暴露作战计划是非常危险的。

果然。努尔哈赤有针对性地部署,采取集中兵力、一路突破的作战方针,“靠你几路,我只一路走”。

[img]437756[/img]

士兵分几次作战并不少见。然而,几支军队应该注意合作。最忌讳的是独自深入。然而,杜松率领明军主力非常积极。不久,他离开了其他几支军队。结果,他被盯上了。现在他被打得很尴尬。西路军队将军杜松、保定总兵王宣、前总兵赵梦林均在战斗中丧生。

然后努尔哈赤开始对付马林的北路军。当时,他得到了当地防御的消息,但他被击败了,只有马林带领几个人逃跑。随后,努尔哈赤作弊,结果愚弄了东路军的刘苏,导致他相信敌人,被伏击,刘苏死了。

李如柏没有遇到任何战争,但他很害怕,在崩溃的过程中失去了很多人,但最终留下了一些火。

就这样,似乎有很多军队分兵进攻。结果,他们被击败了。不久,他们失去了10万军队。至于那两个盟友,他们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


明军在萨尔浒战役中号称有47万大军,为什么还输得这么惨?明军在萨尔浒战役中号称有47万大军,为什么还输得这么惨?

,,,,,,

  • 解密:明末皇帝崇祯凌迟处决袁崇焕有什么隐情?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行经法场前,刽子手一刀一刀割肉。可悲的是,沿途的人非常讨厌辽东的鞑靼人,更讨厌汉奸。因此,富裕的家...

  • 为什么张居正成为中国唯一一位顺风顺水的改革家?
  • 说到张居正,人们会立刻想到他在明末实施的改革。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十年来,他一直是明神宗朱...

  • 张居正为何与学生反目成仇?揭秘明代的师生关系
  •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师生关系如何?是否也有师生反目的情况出现? 明代科举中的座主、门生关系 古代科举,读书人唯一的出路就是考...

  • 一场几乎改变了国家命运的战斗:努尔哈赤差点丧命
  • 曾经的女真部落很小,但他们会时不时地反叛。这时,他们会时不时地征求意见。有一次,古勒城的女真蛮子反叛了,将军李成梁去...

  • 张居正57岁死于大明气 原因是痔疮发作
  • 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皇帝还年轻,所有军政大事都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张居...

  • 张居正的后代 揭秘万历首辅张居正后代简介
  • 张居正的后代:张居正,中国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大臣,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协助万历皇帝实施万历新政,被世人认定为当之无愧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