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聚集了20万精锐军队和朝鲜军队,号称47万军队进攻辽东。但是这么多明军打不过努尔哈赤的6.8万旗兵。原因是什么?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437753[/img]
先说明朝这47万大军。
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发精骑约3万;
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四处发兵约2500人;
共发兵约2万人,包括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北直隶、南直隶;
浙江发善战浙军4000步兵;
永顺、保靖、石州各地土司兵、河东西土兵,数量各二三千人,共约7000人;
[img]437754[/img]
充满计划,明军只有8万多人。当时,海西女真野鹤部也参加了。后来,叶赫部有一位著名的慈禧,但她仍然是建州女真的对手,大约有1万人。还有朝鲜的小兄弟,也有1300人,总共超过11万人,被称为47万人。
没有所谓的47万军队。有枪有枪,但打不过6.8万旗兵。然而,超过11万人远远超过八旗兵。在武器装备方面,它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尤其是火炮和其他火器。如果你这样输了,你真的不能说。
按照这样的实力比例,明军应该是碾压后的金军。
然而,从战役开始,明军就出了问题。
军队聚集在一起,但粮食工资有问题。朝廷负担不起这么多人。他们只能让杨浩快点进攻,早点完成工作,回家。你知道,战争注重时机,而不是那么简单。
[img]437755[/img]
可见战前军队的准备不足,非常仓促。
另一个问题是,将军们互相约束,甚至爆发了士兵们逃跑的事情,这对当时的军事精神非常不利。
嗯,我就不说了。杨浩自然是沈阳的总指挥。他的士兵开始围剿四条路的后金。然而,作为总指挥和移动力量,他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努尔哈赤一出发,就得知了明军的意图,暴露作战计划是非常危险的。
果然。努尔哈赤有针对性地部署,采取集中兵力、一路突破的作战方针,“靠你几路,我只一路走”。
[img]437756[/img]
士兵分几次作战并不少见。然而,几支军队应该注意合作。最忌讳的是独自深入。然而,杜松率领明军主力非常积极。不久,他离开了其他几支军队。结果,他被盯上了。现在他被打得很尴尬。西路军队将军杜松、保定总兵王宣、前总兵赵梦林均在战斗中丧生。
然后努尔哈赤开始对付马林的北路军。当时,他得到了当地防御的消息,但他被击败了,只有马林带领几个人逃跑。随后,努尔哈赤作弊,结果愚弄了东路军的刘苏,导致他相信敌人,被伏击,刘苏死了。
李如柏没有遇到任何战争,但他很害怕,在崩溃的过程中失去了很多人,但最终留下了一些火。
就这样,似乎有很多军队分兵进攻。结果,他们被击败了。不久,他们失去了10万军队。至于那两个盟友,他们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
明军在萨尔浒战役中号称有47万大军,为什么还输得这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