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77岁时在胡唯庸案中逃脱一劫的李善长被杀?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与朱元璋作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堪比汉代丞相萧何。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大家一起来看看。

朱元璋带领起义军赶走蒙古人,建立了明朝。总体趋势已经确定,所以这是对功行的奖励。自然,朱元璋做了皇帝,那些老兄弟也封王拜侯。

似乎一切都在正常的轨道上,这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一个新的王朝,并使自己成名。然而,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朱元璋并没有多少年就开始攻击这些兄弟。

他不像赵匡胤那样扭扭捏捏,举办了一场酒会。他非常果断和残忍,直接撕破了脸皮,看谁不喜欢,直接杀了。

有一段时间,明朝再次面临血腥的风。只有胡卫庸和蓝玉案,成千上万的人被杀。这些人都是冤枉的,也不是绝对的。至少有些人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挑战了朱元璋的底线。

[img]437626[/img]

然而,朱元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稳定老朱家的世代。

朱元璋虽然残忍,但这样做还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很多人看来,杀死李善长是一个意外,至少他没有想到。

毕竟当时的李善长已经77岁了,这个年纪现在已经老了。宰相也做过,各种荣华富贵都享受过。

他会叛逆吗?许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样一个老人还有什么威胁呢?你知道,李当时擅长远离法庭,在家乡只是耕地。

那么77岁的李善长,能掀起什么浪花,竟然被朱元璋杀了呢?

李善长不同于一般能攻城拔寨的武将。他是朱元璋的参谋,负责给他建议。说白了就是军师。同时,他控制着军队的后勤供应,这与汉初三杰之一萧何非常相似。

一路上,李善长对朱元璋帮助很大。正是基于他的功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元璋将李善长封为左相国,宣国公、王子太师、上柱国。后来,他给了李善长免死金牌。

[img]437627[/img]

他的弟弟、侄子和自己的儿子都很了不起,他的儿子还娶了朱元璋的女儿,还成了徐都尉。

这已经是一个人以下一万人以上的岗位了,全家人都在沾光,很多人奋斗一辈子可能得不到。

然而,李善长后来辞职,早已告老归乡。

事实上,胡和蓝玉被杀是可以理解的。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有谋反的意图。然而,他们确实行为乖张,权重高,傲慢霸道。自然有很多人冒犯了他们。同时,他们也挑战了朱元璋的底线。被杀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倒霉的是李善长这样一个老人。

事件发生时,李善长逃脱了一劫,没有受到影响。但当他77岁的时候,他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他找到了老战友、老乡唐和,借了一些士兵给他盖房子。事情不大,但当时借兵是禁忌。

[img]437628[/img]

第二件事是李善长向侄子丁斌求情。当时丁斌被罪,即将被分配。李善长很担心,多次求情,这让朱元璋很生气,认为丁斌背后还有东西。要求对丁斌案进行彻底调查。

不检查也没关系。我没想到这家伙会背叛李善长。丁斌供认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与胡伟勇的关系。在审讯李存义时,他自然提到了李善长。据说他曾经和他讨论过叛乱。虽然李善长不同意,但在朱元璋看来,你不仅没有举报,而且视而不见。这是个大错误。

李善长没想到的是,10年过去了,竟然被翻了出来,不仅自己被杀了,还和一家70多人一起被杀了。

表面上看,李善长的死是胡唯庸,但实际上是这样吗?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方面。李善长并不孤单,与朝中的诸臣有太多的牵连。由于他的巨大贡献,他在朝鲜也有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有太多的大臣与他有关。

在朱元璋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虽然李善长手里没有士兵,年纪也不小,但多疑的朱元璋无法容忍他。


为什么77岁时在胡唯庸案中逃脱一劫的李善长被杀?为什么77岁时在胡唯庸案中逃脱一劫的李善长被杀?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