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登基后,先封五人为君王:崔玄伟、博陵君王;张柬之被封为汉阳君王;敬晖,平阳君王;桓彦范,扶阳君王;袁恕己,南阳君王,剥夺了他们首相的权利。后来,张柬之等五人被武三思和魏后摧毁,全部被贬。
敬晖前往任崖州后不久就被杀。随后,张柬之在新州病死,崔玄伟在岭南病死,桓、袁两人被李显派遣使者杀害。
[img]438445[/img]
根本原因是五王的存在严重威胁着各方的利益。
五王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那武则天肯定是和他们过不去的。别看别人退位了,但影响还是有的,尤其是对李显的影响。
李显登基后,带领百官到观风殿询问武则天的日常生活,然后每十天去一次。这不容易,武则天时不时给李显吹风,称五王为五贼,认为他们贪图事业,于是发动政变。
所以,久而久之,在李显心中必然会对他们五个人有看法。
[img]438446[/img]
此外,魏后希望成为武则天的人物。她是和李显一起患难的妻子。后来,她不断干预政府,想走武则天的路。
魏后不断拉拢自己的人,建立自己的力量。
当时的王子是她的绊脚石,更别说五王了,在她眼里,一定是除之后快。
让我们谈谈武三思。这是一个传奇人物。许多人认为他能够继续控制自己的权力是不可思议的。原因有很多。武三思拥有专权,但他无法成为皇帝。
[img]438447[/img]
而且武则天还在,这也是李显不忍斩草除根的原因之一。
此外,吴三思和李显家是亲戚,所以他们视而不见。而吴三思依然权力横溢,霸气十足。显然,与五王的矛盾也很深,更何况当时的敬晖多次建议张柬之斩草除根。其实说白了就是吴三思等人,结果却让他们后悔。
当然,主要人物是李贤。作为皇帝,他是一个没有主见和软弱的人。枕边风对他很有用。在这样的人手下当官显然有很大的风险。
@ 事实上,五王在短短一年内被贬并被杀的原因非常简单。此外,他们实际上发动政变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自己。
初心是好的,毕竟他们都是唐老臣,但神龙政变本身并没有清除干净的政敌,也是他们的重大错误。
唐中宗登基后,为什么神龙政变的五位功臣都没有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