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445年的三次分晋事件中,魏氏自立为诸侯,建立了魏国。说到这里,大家都会想到什么?
周朝周王族诸侯国之一魏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25)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始祖为周文王之子毕公高。魏国领土包括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和江苏北部。当时西邻秦国,东邻淮水,颍水毗邻齐宋,西南与韩国交错,南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国又称梁国。
在战国250多年的历史中,魏国是第一个强大而主导的国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联盟,承认对方为王,历史上被称为“徐州相王”。由于魏国位于四战之地,忧患环境和雄心勃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第一位实施变法图强的君主。变法后,魏国走向强大,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不幸的是,魏文侯、魏武侯之后,魏惠王未能巩固魏国的霸权,反而使魏国衰落。事实上,原因与魏国人才流失直接相关。特别是魏国失去的顶尖人才帮助魏国周边大国崛起。
一、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5-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商鞅年轻时,服侍魏国国相公叔痤疮为中妃子。商鞅离开魏国,来到秦国,在魏国不得重用的背景下。在此基础上,商鞅协助秦孝公,积极实施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强大的国家,历史上被称为“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后,他率秦军收复河西之地,给商十五邑,叫“商君”,历史上叫商鞅。对商鞅变法来说,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最成功、影响最深远的变法。没有商鞅变法,秦国也很难统一六国。因此,战国末期,李斯说:孝公用商鞅法,转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民以乐用,诸侯亲附。
二、张仪
[img]437670[/img]
张仪(?-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对张仪来说,不仅是魏国人,也是魏国宗室的后人。但遗憾的是,张仪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学游说,苏秦自以为才学比不上张仪。张仪和苏秦完成学业后,去游说诸侯,即张仪一开始没有为魏国效力。张仪首创“连横”战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文王的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被封为武信君。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逃离魏国,担任相国,次年去世。虽然张仪最终回到了魏国,但他的主要成就是帮助秦国,也就是说,他没有为魏国做出重要贡献。
三、范雎
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战国中期,范菊几乎被魏国相国魏齐鞭打致死,后来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见秦昭襄王后,范菊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攻击禹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进攻齐国的做法。范菊在获得秦昭襄王重用后,最终成为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又称“应侯”。总的来说,商鞅、张仪、范菊三位顶尖人才在魏国都没有做出贡献,反而帮助秦国崛起强大。而秦国的强大,无疑让位于中原的魏国一步步被侵蚀,甚至走向衰落。
四、吴起
吴起(公元前440-公元前381年),姜姓,吴姓,卫国左(今山东曹县)人。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筑城。第二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而且秦国只能退到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进行防御。然而,君主魏武侯在位时,吴起离开魏国,投奔楚国。吴起投奔楚国后,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吴起担任命令尹后,在楚国进行了吴起变法。吴起变法后,楚国国力强大。公元前381年,楚国派兵援助赵国,并在州西与魏军作战(今河南省武指县西南以西),使魏国失败。因此,很明显,魏国流失的吴起帮助楚国崛起。
五、孙膑
[img]437671[/img]
孙膑(生卒年不明),本名不明(山东孙氏族被称为孙伯灵),出生于阿、胡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胡成县北)。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庞涓担任魏国将领后,孙膑也来到魏国。然而,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不仅没有重用孙膑,反而陷害了他,导致了他的刑期。后来,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孙膑离开魏国,投奔齐国。田忌赛马后,庞涓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帮助齐国将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赢得了桂陵战役和马陵战役,奠定了齐国的霸权。战国中期,魏国的衰落无疑与桂陵战争和马陵战争直接相关。而齐国的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魏国的衰落。
六、乐毅
《史记》记载: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而且武灵王有沙丘之乱,就是去赵适魏。
乐毅先祖乐羊是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的将领。曾率兵攻占中山(见魏灭中山之战),因功被封在灵寿。对乐毅来说,先是中山人,后赵国消灭中山国,他曾在赵武灵王的指挥下当官。赵武灵王去世后,乐毅离开赵国,投奔魏国。当然,和上述顶尖人才一样,乐毅在魏国也没有得到赏识。于是,乐毅得知燕昭王求贤若渴后,离开魏国,来到燕国。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接70多个城市,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著称的战例,报仇强齐伐燕。因此,作为魏国流失的顶尖人才,乐毅帮助燕国走向强大。总的来说,战国时期,魏国失去了上述六位顶尖人才,促进了秦、楚、齐、燕的崛起。对这些人才来说,如果有一半能留在魏国,就不会让魏国衰落。
魏国在战国时期失去了哪些人才?他们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