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明朝不能阻止宦官干政,才能杜绝后宫干政?

明朝时期,没有吕后、武则天、慈禧等后宫政治,但当时宦官政治非常严重。事实上,朱元璋在明初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为什么他能结束后宫政治,却无能为力?让我们给你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明朝杜绝后宫干政是有原因的。

首先,朱元璋登基后,建立了独特的妃嫔选择制度。明初规定,任何达官贵人都不允许建立凡天子、亲王的后妃宫,必须来自民间。,

这样,这些妃子就不可能有任何良好的家庭背景,显然受过有限的教育,更不用说依靠她们母亲的家人做什么了。

第二,明朝加强了对后宫的管理。虽然他们来自民间,但随着地位的提高,他们很可能会照顾母亲的家庭。明朝还规定,对外戚的奖励一般仅限于金钱。即使他们被授予头衔,也应该是没有封土的表面风景,永远不会让他们掌握实权。

[img]438686[/img]

@ 朱元璋恢复了以前的埋葬制度。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制度,但朱元璋的举动并不完全是为了后宫政治,但客观地说,这样的制度有利于消除后宫政治。

故史书评价“故有明一代,外戚最弱”。但事实上,朱元璋也为宦官干政做了一些安排,但为什么不呢?

事实上,朱元璋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为了防止宦官干政。他在皇宫里放了一枚铁牌,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治事务,预者将被切断。”。同时,明朝还规定,宦官只供洒扫服务,不允许读书识字,不允许兼任外臣的文武称号。

[img]438687[/img]

但我们知道这些都没有用。虽然明朝有郑和、王承恩等相对积极的太监,但更多的是王震、魏忠贤等大太监。

虽然朱元璋制定了很多规定,但他没想到自从儿子朱迪以来就一个接一个地被打破了。出乎意料的是,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直接在法庭上与文官竞争。

我们知道,明朝的一些独特之处在于,文官集团的力量越来越大。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废除了首相,把一切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让他半死不活。朱元璋曾经让太监做他的助手,尽管他们当时权力不大。

毕竟宦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是皇帝的奴隶,还日夜与皇帝相处。甚至很多宦官都是和皇帝一起长大的。

毕竟古代皇帝基本上不怎么出宫,身边最亲近的人就是太监。他们也有可能利用太监为自己做点什么。

如果是朝代的早期阶段,或者是英明之主,无论如何使用,至少他们可以控制一切。然而,在朝代末期,或者遇到一个愚蠢的一代,那么一切都会改变,太监很可能假虎威,拉旗拉虎皮。

[img]438688[/img]

外戚没有这个优势,不是朱元璋的规定有多完美,而是外戚本身对明朝皇帝的威胁更大,太监依靠皇帝,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为什么明朝不能阻止宦官干政,才能杜绝后宫干政?为什么明朝不能阻止宦官干政,才能杜绝后宫干政?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