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项羽与刘邦发生大规模战争,历史上称楚汉之争,最终以刘邦称帝,项羽乌江自杀告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看。
纵观楚汉战争的全过程,刘邦的胜利是历史上不可避免的,而不是偶然的。
刘邦获胜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就业方面:楚汉战争初期,他已经吸引了各方人才,包括萧何、曹参、张亮。武有韩信、卢婉、樊迅。其中,萧何和韩信是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刘邦通过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战略,击败了张邯、董奕、司马欣,夺取关中,还定三秦。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刘邦率领汉军主力与项羽对峙。萧何留守关中,不断向汉军提供粮草供应。另一方面,韩信北上攻诸侯国。刘邦逐渐由弱变强,最终完全击败项羽,迫使项羽乌江自杀。
[img]437036[/img]
二是民心。第一次进入咸阳时,刘邦约定了三章:杀人者死亡,伤人和盗窃者抵罪。进咸阳时秋无犯,还赦免了秦王子婴和秦国宗室人员,赢得了关中地区的民心。为后期三秦的顺利进行奠定了伏笔。与此同时,刘邦每次攻下一个城市,都会以安抚民心为重点,久而久之,刘邦就获得了许多民心。为刘邦统一世界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这也是项羽拒绝过江东的原因之一。江东人民的心基本上落到了刘邦身上。项羽此时真的很孤独。
[img]437037[/img]
三是后勤。俗话说。“兵马不动,粮草先行”。有效供应古代军队战争中最重要的粮食和行李。刘邦关中后,已经有了一个优秀的粮食供应基地。此外,内政大才萧何的运筹帷幄,保证了刘邦的军事后勤力量不断增强(彭城之战、荥阳之战汉军失败后迅速恢复活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此同时,刘邦还联系了彭越,教唆彭越破坏项羽的补给线,使项羽的楚军因粮食不足而士气低落,极大地影响了楚军的战斗力。因此,汉军越打越少,楚军越打越少。最后,项羽乌江被包围时,身边只剩下20多人了。
刘邦击败项羽后,在定陶登基称帝,并定都长安,在长安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新王朝——汉朝。
刘邦为什么能在楚汉之争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