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班布尔善是清朝祖努尔哈赤的孙子。他是鳌拜的党羽。他曾经依附于鳌拜。最后,鳌拜参与并被绞刑。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看。
顺治18年正月,24岁的顺治皇帝福林突然去世,8岁的玄烨登基为皇帝。然而,由于年龄较小,顺治遗诏还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
由于索尼不久就死了,鳌拜变得越来越猖獗,甚至擅长杀死苏克萨哈,苏克萨哈也是辅政大臣,留下的遏必隆只是鳌拜的追随者。
有一段时间,鳌拜可以说是权倾朝野,笼络了很多人,包括班布尔善。但很明显,鳌拜就是其中的头儿。
康熙随后大力删除了鳌拜集团,但他没有杀死鳌拜,而是囚禁了鳌拜。但是鳌拜的党羽班布尔被处死了。怎么回事?
康熙扳倒鳌拜后,颁布了鳌拜30起罪行,原本想革职、处决。@ 康熙在如何处理鳌拜的基础上,其实很明显,那就是斩立决。
[img]437369[/img]
但最终康熙变了,这是两个方面。
一是鳌拜的功劳太大了。
鳌拜是费英东的侄子。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费英东为清军效力。早年,他赢得了皇太极的喜爱和信任。他一路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他在许多重要的战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原来,在进入海关之前,鳌拜已经是一个战功出众的人了。
入关后,鳌拜势如破竹,为满清统一全国做出了突出贡献。“满洲第一勇士”不是吹的,而是鳌拜打的。
鳌拜曾在康熙和满朝文武面前脱下外套,漏出无数伤疤。
在这一幕之后,康熙也不得不感动。康熙皇帝@ 才说“效力年久,不忍加惩”。
第二,鳌拜没有推翻康熙的计划。他只是一个强大的大臣。说白了,就是霸道。毕竟鳌拜背后有很多大臣和贵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果除了鳌拜,可能不容易解释。
[img]437370[/img]
奥拜没有被杀,班布尔善作为他的小跟班,却没有这么好的结局。
我们说班布尔善不像小跟班那么简单。班布尔善的全名是爱新觉罗·班布尔善。从他的名字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皇室。事实上,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子,辅国公爱新觉罗·塔拜的第四个儿子。
尽管这一脉与皇位无缘,但名正言顺的满清皇族。
班布尔善和鳌拜相比,恐怕只有这一点可以拿出来。至于其他方面,可以说是全方位落后。
毕竟,班布尔善出生得很晚。当他长大后能够战斗时,也是满清进入中原的前夕。然而,战争仍然很多,尤其是在满清消灭起义军和南明的过程中。
[img]437371[/img]
顺治时期,他靠祖荫和立功,也混到了辅国公。
尤其是当他到达康熙时,他实际上非常不受欢迎。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他开始排队。起初,他选择了苏克萨哈,后来他投靠了鳌拜。
可以说,他的行为违反了康熙的禁忌和底线,但归根结底,杀死他不会引起任何大浪,也可以发挥榜样的作用,为什么不呢?
鳌拜只是被囚禁了。为什么他的党羽班布尔善被绞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