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统治时期,明朝发生了四起重大案件,包括朱元璋认为是威胁皇权统治的人,以及朱元璋整顿官治、惩治腐败的人。空印案就是其中之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那么这个空印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朱元璋能大开杀戒呢?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明朝建立后,有些东西也从元朝延续下来,其中之一就是这样的空印。简单来说就是带有空白文件的印信。
[img]437475[/img]
明朝有规定,政府、政府、县每年都要向户部提交金钱、粮食、财政收支、税务账户。如果不一致,将被拒绝,重新报告,并加盖地方政府的印章。
事实上,这对各州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项目,当时缴纳的是实物税,即粮食,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
重新报告没什么,但对当时来说,没有电话,没有网络,完全依赖马车,最近很容易说,但知道大明有广阔的土地,如东北、西北等地方,去南京,往返数千英里,不是一段时间。
[img]437476[/img]
为了防止白跑,在这个圈子里形成默契也可以说是一种习惯。当许多官员来的时候,他们会带着空白的文件,或者盖章。
没问题就算了,如果有问题,那就直接填吧。
主观上,这样做是为了方便,而不是为了腐败。但一旦出现漏洞,就会给很多人机会。
特别是朱元璋对贪污受贿采取了高压态势。在他发现空印的做法后,他非常重视它。这种方法存在于元朝。他也知道有很多问题暴露出来。一旦监管不严,贪污受贿是很常见的。
朱元璋直接下令,主印官员处决,副手下杖100充军。
[img]437477[/img]
然而,这件事还没有结束。当时,湖广按察官郑士元参与了其中。他的弟弟郑士利给朱元璋写了一本奏书,激怒了朱元璋。
郑士利认为朱元璋有点小题大做。空印只是权宜之计。即使你想杀人并惩罚他,你也必须先立法。人们知道,如果你这样说,你怎么能说服他杀人呢?
朱元璋很生气。不管怎样,他直接流放了兄弟俩。至于涉案被杀人数,一直存在争议,但总的来说,涉案人数很多。
空印案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怎么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