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即宋高宗,在靖康之战后,在北宋灭亡。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就位,建立了南宋政权。以下是相关内容。有兴趣的合作伙伴,过来看看。
宋高宗是南宋初年投降派的首领。南宋政权初建时,他曾起以抗日战争派李纲为宰相,但很快就赶走了李纲,与宠臣王伯彦、黄潜善等人一起放弃了中原,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一心享乐。公元1129年9月(建炎三年),金兵渡江南入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10月到越州(今浙绍兴),然后逃到明州(今浙宁波),从明州到定海(今浙镇海),漂泊到温州(今浙江)。夏金兵撤离江南四年后,他才回到绍兴府(今浙绍兴)、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后将临安定为南宋都城。
据说当时的迁都是经过三次反复争论才确定的。在分析了宋金双方的军事形势后,得出结论:“今天的事情,欲战则不足,欲和则不可。一方面,金兵处处主动进攻,宋军时时被动防守,这是当时战局的长期局势。建康靠近前线,不如杭州位于后面,更安全。浙西水网交错,不利于骑兵活动。杭州有这种自然屏障,给统治者增添了安全感。
[img]436645[/img]
另一方面,自唐宋以来,杭州迅速崛起,成为“东南第一州”,一切都很丰富。这种相当大的城市体系和相对较强的物质基础正是国家首都所必需的。“西溪留下”史书云:钱塘的胜利被称为“三西”(西湖、西溪、西陵),西溪的胜利仅在于水。自唐代以来,西溪以欣赏梅、竹、芦、花而闻名。“西溪探梅”是西湖的十八个风景之一。
“虽然没有弱水3000英里,但不是仙人不来”...据清光绪《钱塘县志》记载,宋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经过西溪,想在这里建都。后来,他得到了凤凰山,然后云:“西溪,留下来”。这就是“留下”的名字。据说赵构即位并定都杭州后,为了方便自己和官员们去余杭的洞宵宫祈神,专门修建了数里之长的石板车道,称为“西溪车道”。而且几千年来,西溪人一代又一代地在这里繁衍生息,耕田捕鱼,过着丰衣足食的平静生活。
南宋迁都杭州的宫殿建成后,赵构最终晋升为杭州临安府。皇城位于凤凰山,开始建造大兴土木工程宫殿;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宫殿位于凤凰山东麓宋城路,东至馒头山东麓,西至凤凰山,北至万松岭路,南至扫帚湾;宫殿建在山上,宫殿堆叠,大约有130个宫殿、宫殿和亭子。
[img]436646[/img]
但总的来说,由于南宋宫殿占地面积小,建造时以节约为基础。许多宫殿是多用途的,这与故宫的专用宫殿大不相同。此外,杭州位于江南。夏天很热,宫殿的建筑形式也很特别。所有门窗都可以拆卸通风。冬天天气寒冷时,可以加一个隔间保暖。
然而,南宋皇城的范围并不大,其中可容纳的建筑也有限。毕竟,临安行宫自建成以来一直被定义为临时首都,在宫殿的使用中也很简单和便宜。但事实上,南宋并没有实现回归东都的理想,原宫殿规划中的临时思想一直影响着皇城的建设和使用。例如,作为朝廷礼仪场所最重要的大厅,绍兴十二年前只有一个大厅。《宋史·地理志》中记载的“垂拱、大庆、文德、陈紫、祥曦、集英六殿,随意更名,实一殿。这就是这一时期的情况。
[img]436647[/img]
整个南宋皇城不同于建在平陆的西安唐皇城、开封北宋皇城和北京明清皇城。它不是一个平整的矩形,而是一个不规则的方形,西高东低。宫墙高约三丈,西边山蛇行,高于南、东、北三边。想象一下当时凤凰山东麓,应该是极其豪华壮丽。当时临安人口已达150万,而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人口只有10万。今天的世界大都市,当时还沉浸在一片朦胧的黑暗中,只有杭州的南宋皇城,灯火通明,映照着世界的东方。
皇室“大内”也是隋朝政府和唐朝州政府的所在地。吴越王钱成也在这里建了一座宫殿。南宋皇帝喜欢这里,这似乎是一个历史因素。但南宋皇城仍在布局上创造了“南宫北市”的先例。在宋朝之前,中国古代的首都主要有两种布局:一种是宫殿在北方,住宅在南方,如唐朝的长安;另一种是宫殿位于城市的中间,周围是民居,如北宋的汴梁。
在南宋的杭州,宫殿位于南部,住宅和市场位于北部。应该说,“这种模式最符合当时杭州的现实。当时,西湖和钱塘江之间的城市发展的主要用地是吴山以北,宫殿位于南部,为城市北部的发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然而,南宋的宫殿最终在元代被摧毁,地表建筑基本上消失了,主要的宫殿遗址被埋在地下约两三米处。
宋高宗赵构四处逃亡后,为何选择临安作为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