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宰相、权臣杨国忠晋升为宰相后,清算了李林甫的余党,为安史之乱奠定了基础。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前因:王迅被杀
752年,王迅被杀,杨国忠正式接任王迅的权位,升任御史大夫,开始挑战李林甫的地位。
后果:安史之乱爆发
755年,杨国忠进入后清除异己,排斥左相陈希烈,与安禄山争夺相位。755年,争夺相位失败的安禄山被杨国忠逼反,安史之乱爆发。
[img]436468[/img]
过程始末
一、杨国忠正式成为执掌大唐的宰辅
公元753年,唐朝突然发生了一场政治地震。十多年来,为玄宗监护朝廷的权相李林甫突然去世。新兴贵族杨国忠接替李林甫担任右相,正式成为唐朝的宰相。
李林甫的时代在杨国忠手中走到了尽头,而唐朝则开始向深渊迈进。那么,杨国忠是如何成为唐朝最高权力的呢?他担任首相的影响是什么?
[img]436469[/img]
二、杨国忠得到李林甫的信任
在开元和天宝时期,唐朝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下达到了繁荣的顶峰。人口繁荣,领土辽阔,历史上被称为“开元繁荣时代”。但当玄宗进入晚年时,他开始沉迷于享乐,而忽视了朝廷的管理。幸运的是,李林福此时成为了首相。
李林甫是一位聪明、老练、果断、残忍的大臣。在玄宗远离朝廷的十多年里,他认真地为玄宗守卫着唐朝的朝廷,残忍地摧毁了一个又一个政敌。但随着新挑战者的出现,李林甫越来越无能为力。
752年,另一个强大的对手进入唐朝的核心权力层,开始挑战李林甫的权威。李林甫对法庭的统治也将在他手中结束。这个人是杨国忠。
杨国忠早年很穷,在蜀剑南节度使的军队当小官。然而,胆识渊博的杨国忠很快在节度使张仇和琼的帮助下,在后宫建立了杨贵妃,并爬上了亲戚关系,并以外戚的身份登上了法庭。
杨国忠开始在长安当官后,以其能干的财务能力迅速赢得了唐玄宗的青睐,从而进入了皇家历史台。此时,右相李林甫在监狱里残忍地杀害了政敌。杨国忠抓住这个机会铲除了李林甫的政敌,并与李林甫密切合作,赢得了李林甫的信任。
[img]436470[/img]
三、杨国忠削弱了李林甫的军权
虽然李林甫已经根除了魏健、李适志等强大的政治敌人,但他的旧盟友已经变成了新的敌人。最初依附于李林甫的皇家历史医生王明,他的权力增长产生了野心,并开始威胁李林甫的统治。为了应对敌人,李林甫支持杨国忠与王明竞争,杨国忠开始活跃起来。
杨国忠的崛起很快对王浩构成了威胁。擅长政治争端的杨国忠很快就找到了将王浩置于死地的机会。752年4月,王浩的弟弟王焊谋反。杨国忠作为主审,立即参与了王浩的案件,并打算直接消灭他的政敌王福。李林甫意识到杨国忠权力的扩张感到不好,并计划保护王浩。然而,杨国忠告诉皇帝,王国谋应该灭亡,李林甫的计划失败了。
752年5月,杨国忠正式接任王迅的权位为御史大夫,并与李林甫走向对立。聪明的杨国忠在李林甫所依赖的人群中找到了他的盟友。他首先联合了左相陈希烈,陈希烈,他被称为懦弱,屈居于李林甫,形成了一个傀儡。他抓住了王的机会,开始对李林甫造成麻烦。杨国忠和陈希烈以此为切入点,向玄宗进言,将李林甫与王谋反案有关。可疑的玄宗疏远了李林甫,李林甫的圣眷也受到了打击。
除了左相陈希烈,杨国忠还得到了李林甫盟友安禄山的帮助。安禄山作为节日使者,一直想当宰相。为了切断李林甫的势力,杨国忠和安禄山强迫李林甫副手朔方节日副使阿布思。杨国忠抓住这个机会,迫使李林甫辞去朔方节日使者的职务,削弱了李林甫的军事权力。
[img]436471[/img]
四、杨国忠正式接替李林甫继任右相、文部尚书,是极人臣
当然,李林甫也不会坐以待毙。虽然他病得很重,但他仍然试图对抗杨国忠。753年,南诏入侵唐朝边境,李林甫趁机将杨国忠赶出朝廷,让他担任剑南节度使抵抗外寇。
然而,杨国忠利用杨贵妃的关系说服唐玄宗召回长安。杨国忠成功地避开了前线战争,回到了法庭。不久之后,李林甫因病去世。杨国忠正式接替李林甫继任右相和文部尚书,成为一名极端官员。
结论:
杨国忠进入后,为了巩固权力,大肆清算李林甫余党,排除异己,但最终无法控制李林甫留下的政治制度。安禄山被杨国忠追赶,最终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
杨国忠当宰相后做了什么?为安史之乱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