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阶段。许多人用一个人的力量扭转局面,挽救当前的局面。当然,也有很多奸诈的阶段,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很多人说“北宋有很多著名的阶段”,那么为什么北宋没有变得更强大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一看。
[img]437408[/img]
客观地说,北宋的名相确实不少,如赵普、寇准、王安石、司马光等,这些人随便拿出一个家喻户晓的大人物。
尤其是王安石等人,诗歌杰作都流传至今。
但是北宋在军事上真的不敢恭维,那么为什么名相众多的北宋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呢?
首先,北宋宰相权力不大。
[img]437409[/img]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整体上遵循了唐朝的政治制度,但首相不再是三省长,而是以同一中书门下的平章事为首相。同时,还增加了参知政事为副总理,通常称为执政,与首相合称为“宰执”。
军事权力掌握在枢密院手中,这意味着真正的宰相其实只是“文字”。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国内的事。三司使分割了宰相的财政权力。
说北宋宰相其实管不了多少事,不管是谁在这个位置上,都是一样的。
相当于说,北宋从根本上框定了宰相的范围和权限。换句话说,北宋设立宰相根本不是为了强国强军,而是为了内部稳定和经济发展。
这样,面对赔偿,朝廷就不会拿不出来了。
然而,许多宰相在有限的权限内完成了良好的任务。
但这些只能体现在官治、经济等方面。军事上还是一样的,该挨打就挨打。
[img]437410[/img]
另一点必须提到的是,无论首相有多著名,它也应该基于统治者的聪明才智。如果皇帝不愿意这样做,首相就没有这么大的权力,至少在北宋。
由于北宋对权力的严格控制,大明张居正的改革永远不会发生。皇帝不敢下放权力。虽然有很多名字,但他不能做他不应该做的事,否则他可能很快就会放弃这个职位。
据说北宋有很多名相。为什么这些宰相不能让北宋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