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从元朝中后期到明朝,中国经历了三个多世纪的日本海盗。明朝的海上实力相对较强,不能解决日本的问题,但清朝很少有这样的事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向下看。
[img]435945[/img]
事实上,这种情况是由双方的情况造成的,首先是日本日本海盗的来源。清朝时期,日本不是战国时期的动荡时期,而是德川幕府统治下的相对稳定时期。这一时期的日本与清朝非常相似,实施了非常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大部分港口都关闭了,日本船只不允许出海贸易和往来。只有少数国家,如中国和日本在长崎的港口进行交易,未经授权的偷渡将面临死刑。
[img]435946[/img]
正是在这种高压政策下,一些想出海作乱的日本海盗根本没有机会。可以说,日本的麻烦是从源头上解决的。此外,两个“锁定国家”的国家似乎没有交集,但实际上有非常重要的交易。
清朝被称为“中国,财产丰富”,但事实上,制造铜钱所需的铜主要分布在相对偏远的云贵地区。然而,尽管日本的财产很差,但它是一个金属产量丰富的地区,在海上交易显然更方便。此外,由于日本的锁定,日本人对许多日常必需品的需求无法补充,而清朝的商品可以满足他们,这可以说是一笔互利的交易。
[img]435947[/img]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闭关锁国的两国也非常重视甚至鼓励贸易。在康乾繁荣时期,清朝的海军力量不容低估。然而,稳定的生活使这些清朝统治者开始懈怠。他们开始逐渐废弃这些巨大的船只和战舰,这可以说是一种自我折断的行为。因此,即使是没有日本海盗的清朝,最终也不仅受到越南海盗的骚扰,而且在随后的甲午海战和鸦片战争中屡战屡败,被迫制定各种耻辱条约。
为什么困扰元明两代的日本海盗在清朝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