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著名太监冯保;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同时担任顾命大臣。当时的情况如何?
明朝中兴最后的局面不仅要感谢张居正,还要感谢一位公公。1572年7月19日(隆庆六年六月初十),明朝太监冯保在万历皇帝的就位典礼上宣布了先皇的遗嘱,命令王子就位,任命高拱、张居正、高仪和他的顾命大臣为新皇帝。
在大明朝历史上,太监和内阁是第一次担任顾命大臣。同样,像冯宝和张居正这样的宦官和首辅也是第一次结成政治联盟,共同推进改革,实现中兴。冯、张联盟可以说是明朝宦官与内阁联盟的典范,也是反映明朝宦官政治的典型事件。明朝神宗上朝,后面是司礼监宦官,前面是明朝内阁大学士权阉林立,被称为中国第三次宦官时代。第一次是东汉末年宦官专政,标志着汉灵帝(这里可以穿越到189年5月13日的洛阳)的十常侍之乱,第二次是安史之乱(这里可以穿越到755年12月16日的北京)。其中,王守澄、仇士良等人甚至可以随意废除皇帝。冯保开启了越权代替他批准奏折的先例。
[img]433244[/img]
与此同时,张居正为了争夺权力不惜吹捧冯保的行为,也引发了文官向太监妥协的气氛。@ 冯保怎样才能成为顾命大臣?明穆宗(这里可穿越 北京,1572年7月5日)非常依赖宦官。只有这样,他才能平庸,很少问军政大事,召开内阁会议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全靠司礼监的太监们传达奏章。当时,冯保、陈洪、孟冲是穆宗得心应手的秘书。尤其是冯保,他用书法得到了嘉靖皇帝(这里可以穿越) 到1528年6月17日的北京)赏识,曾被派去侍奉当时还是王子的穆宗。穆宗登基后,冯保掌有权批准朱保票,并提督东厂(这里可以穿越) 北京至1382年5月29日)和御马监。为了方便冯保,穆宗还授予他在大内骑马的待遇。
后来,万历成了王子。冯宝为万历刻印学习教材,日夜监督阅读,赢得了万历生母李贵妃的信任。冯保政务通达,全心全意协助太子,做顾命大臣是合理的。公开的秘密是,礼监比内阁更受皇帝青睐。然而,高拱却斥责冯保假传圣旨,伪造了顾命的身份。若冯保要假传圣旨,还能让高拱位列首辅吗?事实上,这只是高首辅打击异己的借口,他自己都贿赂陈洪、孟冲来邀宠穆宗。高拱很自负,很难容忍人,之前先后驱逐了张居正的老师和其他四位内阁大臣。现在,在顾命大臣中,高仪是高拱门的学生,驱逐了冯宝。张原本有同事之间的友谊,一起教万历皇帝。此外,他们都面临着高拱的压制,所以他们决定联手反击。
那冯、张是如何联盟的,又是如何一步步把握朱家朝堂的呢?@ 冯、张进诽谤、做假案,成功扳倒高拱。高拱得势靠与先皇师生的友谊,但此时掌权人已经是李贵妃做太后了。高拱只知鼓励百官上诫,却忽略了陈、孟之流曾为先皇献美,得罪李贵妃。嘉靖朝高拱一度被冷落,是张居正奏请复他,两人却在万历朝反目成仇。张居正假意同意弹劾冯保,让高拱放松警惕,同时将其“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言论透露给冯保,让他转述李太后。
[img]433245[/img]
太后和万历闻之心下大惊,立刻脸色大变,决定驱逐高拱。在万历即位的第六天,高拱以“专权擅政”罪被送回家乡,结束了他的首辅生涯。当时,他弹劾冯保的联名折子仍留在司礼监。为了避嫌,张居正告诉万历皇帝,如果非要罢免高拱,就把我们都辞职吧。然而,在高拱落马后,张居正势必继任首辅,他怎么愿意辞职呢?张居正不仅不辞官,还把高拱置于死地,以绝后患。
于是,冯和张再生了一个计划。有一天,万历上朝被刺,禁军发现凶手的衣服里藏着剑。凶手被送往冯宝提督的东厂进一步审理,供认为高拱指使行刺皇帝。然而,这起案件的证据不足和疑点很多,引起了朝野的议论。冯和张很难坐在高拱的谋反罪行上,最终结束了。
但万历经过这件事,再也不会用有刺杀嫌疑的高拱了。@ 冯、张相互让步,实现内外联合。
首先,冯保虽然是宦官,但对维护明朝根本利益非常了解。在向李太后举报万历皇帝不得体言行的同时,他还加强了对内廷太监的控制,裁掉了纵容皇帝玩耍的太监。即使张居正向万历献玩物,也被冯保劝退,可以说是用心良苦。后来,张居正的父亲去世,依法离职守丧三年。当时张居正改革初见成效,于是冯保鼓励太后留在张居正朝中守孝,同时指示官员部尚书支持。当时,大量官员反对,冯宝引导万历廷杖,使张居正稳居首辅十年。
[img]433246[/img]
第二,在张居正这边,虽然贵为首辅,却给了冯宝足够的面子。冯宝想在家乡设牌坊,张居正命令当地巡抚出钱。在冯宝的生日那天,张居正专门写了《冯公寿藏记》来祝他生日。宫内太监侮辱演讲者,引起大臣们的愤怒。相反,张居正罢免了带头抗议的官员,保全了太监群体的面子。
张居正明白司礼监的位置难以动摇,没有冯保也会有张保。利用宦官的虚荣心,他可以换回大明十年的繁荣和千万两白银。这笔交易对张居正来说非常划算。冯宝在衡水老家花了很多钱建双林寺。那么,冯张联盟对明朝宦官专政有什么影响呢?一方面,冯、张联盟是明朝宦官与内阁联盟的典范,另一方面加剧了宦官管理的局面,使司礼监权力空前扩大,开始超越内阁。明代内阁的票拟通过司礼监上传给皇帝。太监决定了奏折传达的效果。内阁在制度和内容上都受到司礼监的约束。与宦官交朋友是明朝阁臣之间的默契。嘉靖皇帝任命了强大的首辅严嵩,稍微遏制了宦官及其势力。但冯、张联盟却帮助宦官干政。冯保代皇帝只是看奏章,还带着亲信进宫代替自己,超越了极限。万历先后击倒冯、张后,又让太监张鲸、张诚为自己收钱。言官交相弹劾,却落得廷杖被贬。残酷的政治现实导致外国官员从直言不讳的建议,到沉默和宽容,最终避难,奠定了明末宦官猖獗和内阁无力的政治模式。历史再次证实,越接近最高权力,就越有实权的规律。
此外,冯张联盟共同驱逐首辅高拱也反映了弱者集体取暖,最终取代了强者的规律(详见13-弱联盟:如何选择队友)。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选择依赖高拱,恐怕很难看到张居正改革带来的ZTE局面。
历代评价
高拱有点自许,负气凌人。而为冯宝而战,柴车即路。倾向于寻找,有自来。张居正知道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起落落,不可谓非干济才——《明史》
为什么冯保和张居正会联盟?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控制朝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