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期,名将和谋臣数不胜数。在这样一个时期,三大战略方针诞生了,即叶下对、榻上策、隆中对,决定了汉末三国时期的世界格局。
[img]432055[/img]
叶下对是由抑授提出的,其核心是“以天子命令诸侯”。提出这一政策时,各地诸侯相互攻击,汉朝天子也流落在外。若袁绍听从了郁授的建议,将流落在外的汉朝天子接到叶城,掌握朝廷。以朝廷的名义,命令征伐,从而恢复国家秩序,重振天子威严。不幸的是,袁绍并没有听从郁授的建议,而是让曹操实现了这一点。如果袁绍听了这个建议,估计曹操什么都没有,以后世界可能也不会有三分。
榻上策是鲁肃提出的,其核心是“划江而治,二分天下”。这一政策提出时,刘备刚刚失去徐州投靠曹操,袁绍坐拥四州之地如日中天。天下大势尚不明朗,鲁肃便建议孙权攻黄祖伐刘表,占领荆楚之地,据守长江天险,划江而治。进可图中原天下统一,退可自保,偏安一角。虽然随着形势的变化,规划也发生了变化,但核心思想并没有改变,这也为孙权后来的皇帝奠定了基础。
[img]432056[/img]
诸葛亮提出了隆中对,其核心是“夺取荆州,后图天下”。提出这一政策时,曹操已占据北方,自称汉室丞相,一人以下,万人以上。而东吴历经三世,根深蒂固。荆州刘表暗弱,两个儿子争权内斗。我们应该夺取荆州、东部和孙权,内部修复政治。当世界发生变化时,我们应该出兵争夺世界。这样,汉朝就可以繁荣了。后来按照这个计划,刘备也成就了自己的帝王大业。
在这三项战略政策中,叶下对和隆中对虽然诞生时间不同,背景也不同。但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复兴汉朝。榻上策直接说明汉朝复兴没有希望,要开国称帝,改朝换代,重新实现世界统一。这三项战略政策对汉末三国时期的世界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
汉末诞生了哪三大战略方针?决定了世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