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年,孙坚被刘表大将黄祖的部下射死,将星陨落。那么,孙坚去世后,儿子们的命运会怎样呢?
据《三国志》记载,乌程侯孙坚有孙策、孙权、孙毅、孙匡四个儿子。他们四个是母亲同胞,生母是孙坚的妻子吴夫人。
然而,在东晋学者于喜的《志林》中,据说孙坚有五个儿子,除了上述四个合法儿子外,还有一个普通儿子孙朗(又称孙仁)。
孙坚长子:孙策
孙坚战死时,孙策才十七岁。作为家里的长子,他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母亲和弟弟的责任,同时继承了父亲未完成的事业。
只是,万事开头难!孙策当时没有官职,也没有兵马(孙坚老部依附袁术)。为父亲报仇,做出贡献有多难。
权宜之计,孙策带着依靠叔叔吴景招募的数百人去袁术,这才把父亲旧部的1000多人带到了自己手下。
然而,袁术从未把孙策当作自己的人,多次对他失信。孙策也不愿意长期居住,所以他以帮助攻击刘友为借口,带着袁术派来的1000多名士兵和马来到江东。
[img]430653[/img]
当孙策和叔叔吴景见面时,他的团队已经发展到5000或6000人。之后,孙策率领军队东渡,打败刘友,打破严白虎,打败王朗,先后攻打吴军和会稽。
建安三年后,孙策俘获了著名将军太史慈,并获得了将军周瑜,顿时如虎添翼。也是在这一年,孙策被汉廷命名为吴侯。
袁术死后不久,孙策趁机攻占庐江、豫章,完成了江东统一的伟大事业。
不幸的是,大业刚成,孙策就被许贡幼子和门客刺杀,最终因伤过重英年早逝,年仅26岁。
孙坚次子:孙权
《三国志》:举江东之众,决机在两陈之间,与天下竞争,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江东人心不稳,弟弟孙策不幸去世,19岁的孙权不得不肩负起父兄用生命换来的基业。
孙权第一次掌管江东,尊张昭为教师,以周瑜、程普、吕范为将领,招募诸葛瑾、鲁肃等名人。在大家的帮助下,他很快平息了叛乱,稳定了江东的局势。
[img]430654[/img]
建安十三年,孙权再次进攻江夏郡。这一次,他终于如愿杀死了黄祖,为父亲报仇。随后,孙权与刘备合作,在赤壁战役中击败曹操。
曹操死后,曹丕登基建立魏国,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孙权曾向曹魏称臣,曹丕称他为吴王、将军、领荆州牧。
然而,孙权并没有真正屈服。刘备、曹丕相继病逝后,孙权于229年登基成立吴国。他在位24年,71岁去世。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孙权年轻时才华横溢,但晚年的一些做法却失去了标准。
长子孙登英年早逝后,孙权成立了第三个子孙和王子,同时宠爱了第四个子孙霸,最终导致了二宫之争。
孙权愤怒地废除了孙和,杀死了孙霸,把几代人辛辛苦苦创造的基础交给了乳臭未干的幼儿孙良,为东吴的灭亡埋下了重大隐患。
孙坚三子:孙毅
孙坚去世时,孙毅只有九岁。长大后,他勇敢、坚强、果敢、刚毅,颇具孙策风范,被吴郡太守朱治推荐为孝廉。
孙毅20岁时,叔叔吴景病逝,他以偏将军的身份担任丹阳太守。没想到,孙毅在驻扎丹阳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年仅21岁。
[img]430655[/img]
边鸿虽然直接杀了孙毅,但真正的幕后主使是丹阳督将桂览、郡丞戴员。
他们多次被孙毅责骂,怨恨导致杀心。然而,他们三个最终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孙坚四子:孙匡
《三国志》中关于孙匡的记载只有20多字,生卒年月不明。只说他被推荐为孝廉、茂才,还没正式当官就去世了,死的时候才20多岁。
孙坚妃子:孙朗
江表传说:曹休出洞,吕范率军御之。石匡是定武中郎将,(违)范令放火,烧毁茅芒,以缺军用,范启发匡还吴。权别其族为丁氏,终身。
与《三国志》相比,我们会发现《江表传》中定武中郎将孙匡其实应该是孙朗。曹休和吕范在洞口县作战,发生在黄初三,即222年。
孙坚去世已经30年了。如果孙匡当时真的参加了这场战争,《三国志》就不能说他20多岁就死了。
@ 被孙权囚禁一辈子的应该是同父异母的弟弟孙朗。他无疑是五兄弟中最懦弱的,被正史排除在外。
孙坚去世后,儿子们的命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