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作家袁枚的三姐袁机,“袁家三姐”之一,也是三人中最不幸的一个。
生活在古代的女性从出生到死亡都受到各种规则的束缚。例如,当你是一个女儿时,你不应该出现在你的脸上。结婚后,你应该遵守三从四德,守寡后,你应该像玉一样守护死者,等等。
在这些封建旧俗的毒害下,许多女性失去了自我,她们认为“从头到尾”比生活更重要。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三姐袁机(字素文)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她知道自己的未婚夫行为不端,仍然坚持结婚。结果,她因为四年的家庭暴力离婚了。她39岁时死于抑郁,骨头还埋在异国他乡。
明知不良配,坚持跳火坑
袁机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父亲常年在外地做幕僚,母亲知书达理,负责家庭事务。
虽然袁家并不富裕,但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每当老师回家教书时,袁机都会和哥哥袁枚一起听。她最喜欢听的是一些贞洁烈女的故事。
许是听多了,“从一到终”的思想慢慢地刻在脑海里,深入骨髓。
袁机出生后不久,高八为报恩指腹结婚,与袁父定下了这段婚姻。袁父不会想到这个决定会把女儿推进未来的深渊。
[img]430045[/img]
转眼间,20多年过去了,袁飞优雅,才华横溢,但她的未婚夫高一祖成长为一个混合魔王,结合了各种缺点。他看起来很普通,矮驼背也斜视,无情和无忧无虑。
袁父曾经对高家很好。高八不忍心让恩人的女儿跳进火坑,谎称高有不治之症,并提议终止婚约。没想到,袁机铁心要嫁给高,抗议绝食。
于是高家决定不再隐瞒,坦白了高是市场无赖的事实。高家以为袁机知道真相会改变主意,但被封建思想深深毒害的袁机依然坚持不嫁给非高。
袁机执迷不悟,高家也只能成全她。于是,她在25岁那年嫁给了不熟悉的如皋。
一旦你走错了路,你就会遭受各种各样的痛苦
本来袁机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她放弃了选择的权利,最终只能为自己的固执付出代价。
袁飞嫁给高家的时候,公公高八去世了。她把婆婆当成婆婆,婆媳关系很融洽。但是高不是省油的灯。他根本不把袁飞当老婆。如果他不同意,他会张开嘴骂。
高一祖不允许她读书做女红,所以她不做;高一祖拿着嫁妆赌博。当她输光的时候,她对她拳脚相向。婆婆劝阻她被打断了牙齿。为了所谓的妇女道德,袁机忍气吞声,不敢有点反抗。
然而,高一祖变得更糟,甚至不得不卖掉袁飞来偿还赌债。直到这时,袁飞才想到向母亲的家人寻求帮助。她逃到尼姑庵,请人发了一封信。袁父看到这封信后,心如刀绞,不停地赶到如皋,起诉政府让女儿和女婿离婚。
[img]430046[/img]
四年的婚姻生活结束了。袁飞和他的两个女儿和他的父亲一起回到了杭州的家乡。后来,当他的父亲去世时,袁飞搬到了他的兄弟袁梅在江宁(今南京)购买的花园。
已经出了苦海,心还在笼子里
离婚后,袁机不再遭受皮肉之苦,还能得到母亲和哥哥的安慰,但她的心却一刻也没有自由。
30多岁的袁机早已失去了活力。她不打扮,也不穿漂亮的衣服。除了为母亲服务,照顾哥哥,抚养女儿,她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写诗。
乾隆二十四年,39岁的袁机郁郁结束。她的骨头没有送回家乡,而是埋在江宁的阳山上。一年前,她的前夫高一祖死了。
袁机去世八年后,袁枚依然难以释怀,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祭妹文》。袁枚对袁机的经历深感自责。如果她小时候没有和他一起学习,她可能就不会坚持“从头到尾”。
袁飞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她死后,她的哥哥袁枚在《小仓山房全集》中附上了她生前写的诗,并为她写了《女哥素文传》。她把死去的哑女阿印埋在墓旁,为她嫁给了另一个女儿。
如果不是袁枚,这位才女可能会被埋在历史的长河中。
[img]430047[/img]
在了解了袁机的一生之后,你是否有一种“哀悼它的不幸,愤怒它的无可争辩”的感觉,甚至嘲笑她愚蠢,遇见这样一个男人不要绕道走,怎么能投入网。
其实也不能全怪袁机,毕竟那个时代标榜的是贞洁烈女,她以为这样做是对的,才毫不犹豫地嫁给了一个品行如此不堪的人。
即使在当代,也会有人像袁飞一样,甚至比她更悲伤。袁飞没有深入参与这个世界,坚持传统,遇到了不幸。现在思想开放,有些人显然遭受了暴力,但也给自己带来了洗脑的幻想。
我真的希望当他的拳头第一次击中你时,你能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你的利益和尊严,不要让袁飞的悲剧在当代重演。
为什么袁枚的三姐袁机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她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