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枪矛是如何从萌芽发展到消亡的?

在古代武器中,被称为“百兵之王”的枪矛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步兵的攻防武器,也是骑兵的冲锋杀手。

枪矛的主要结构以枪头和枪杆为主,枪头由脊、刃、身、环、环等组成。明朝军事巨头《武备志》称赞枪矛,认为“阵所实用者,莫枪若也。枪矛的发展分为石器、青铜和铁器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枪矛的改进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密切相关。无论是步战、骑战还是车战,枪矛总是表现出色。在古代无数的战场上,战斗的双方都变了,像森林一样的枪矛也变了。

[img]429247[/img]

石器时代的枪矛出现在古代,不仅是狩猎工具,也是相当实用的原始武器。在仓颉的文章中,有一个解释,“枪是木头的两端”,表明最初的枪矛是木头或竹子。随着石器时代的到来,枪矛的加工方法也得到了改进。用敲击和研磨制成的石头和骨枪矛用绳子绑在木杆上。虽然形状不同,制作简单,但足以威胁野兽和其他人。

青铜枪矛时代

在以夏、商、周为代表的青铜时代,枪矛的材料由石头和骨头变成了铜、锡和铅的合金材料。该金属硬度高,熔点低,适用于大规模设备的普及。与石器时期的枪矛不同,青铜枪矛出现在连接枪头和枪杆的部分,提高了枪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枪杆也用复合材料代替了原来的木杆。用复合材料制作的枪杆被称为积竹木。它是以坚固挺拔的木杆为核心,配合弹性竹条,用丝绳、皮带或藤条漆干燥而成。积竹软硬适中,美观实用。为了保护积竹木,尾巴上出现了金属铜头。这样,当士兵拿着矛时,尾巴就不会撞到地面而磨损。

[img]429248[/img]

先秦时期,以犀牛皮为主的皮甲逐渐普及,提高了士兵的生存率。随着士兵防御手段的改善,枪矛被迫进一步提高性能。工匠们锐化枪头,整体加长,使其具有更强的穿刺力。此外,它增加了血槽,减轻了枪头的重量。枪头穿透对手身体后,还可以通过伤口内外的血压进行沟通,避免肌肉或皮甲挤压,无法顺利拔出枪头。

《尚书·牧誓》是周武王讨伐商纣的誓言动员词,其中包括“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誓言”。戈是一种曲头横刃的武器,干是抵抗敌方武器的盾牌。戈和矛有相似之处。两者同时出现在石器时期,都是进攻性武器,也适合步兵和车兵。两者也有区别,戈以钩、啄等动作,横击对手,是点对面的武器,而枪矛是单纯的刺伤对方,属于点对点杀伤。因此,戈在人员密集或地形狭窄的情况下,很难发挥钩、啄等杀戮动作,而枪矛不受此影响。

据《考工记》记载:“凡兵无三其身。三个身体,弗能也用。而无已,又以害人” 经过探索,古人发现长柄武器的身高不能超过三倍。周代枪矛长约4.5米,而戈长1.5米,两者长度相差三倍。枪属于刺击武器,不受重心影响。因此,长度只是理论上的极限长度,而戈需要横摆啄对手,枪杆由于重心失衡难以控制。两者远近结合,相互掩护,达到攻防兼顾的目的。

铁器时代的枪矛

自秦汉以来,铁逐渐取代了青铜,具有质地坚硬、成本低、锻造方便的特点,从而迎来了铁器时代。新成员——骑兵矛出现在历史时刻。当时,骑兵主要使用弓箭和短刀作为武器。由于没有马镫,弓箭的精度无法保证,短剑只适合近距离战斗。骑兵矛可以在马的强大冲击下对步兵造成巨大的致命性。

随着铁盔甲的出现和普及,士兵的盔甲率逐渐提高。为了有更好的破甲能力,汉代工匠再次削尖枪头,缩小两刃,加厚脊柱,加长矛头,以增强矛头的穿刺能力。东汉后期,一些铁枪甚至长达58厘米。

[img]429249[/img]

汉武帝时期,全国开设了49家铁厂,出现了脱碳钢、油炸钢等新的生产工艺,有效保证了钢铁的质量和数量。同时,采用百炼钢技术制造枪矛,加上局部淬火工艺,使刃锋利坚硬,脊坚韧,确保枪矛具有足够的破甲能力。

枪矛和骑兵是如何融合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马镫的出现解放了骑手的双手,催生了马的出现。马分为两部分:刀锋和刀杆。刀刃分为八面,长50-60cm,属于重型枪矛。马具有一击即破的能力,用于普通锁甲、铁札甲和明光甲。

到了唐代,军队中的骑兵规模不断扩大,甲骑装继续盛行,对此,唐军推动了枪矛的普及。据《神机制敌太白阴经》记载,唐军以一火五十人为基本单位,“甲三十领六分,战袍二十领四分,枪五十根十分,牌十面二分。可以看出,唐军基本上有一根枪矛。@ 唐军还配备了钩枪、拒马枪等异形枪矛。紧急情况下,用大量去刃枪杆扎成的木筏,能迅速渡过河流,保证了唐军的正常行军速度。

宋代枪矛有多强大

宋代的枪矛分为防守和野战两种。防守枪主要是拐突枪、抓枪和拐刃枪。其突出特点是枪刃有倒钩、突棱或铁刺。枪杆长约7.45米,刃部长约64厘米。如此长的枪矛使我们的士兵能够成功地刺穿攀登城市的对手并推倒攻击城市的设备。

野战枪包括马突枪、单钩枪、素木枪、鸦项枪、锤枪等。马突枪是一种单手枪,枪头有两个突刃。单钩枪设计了一个倒钩,防止对方在枪头侧翼夺枪。素木枪和鸦项枪是普通的宋军枪,锤枪有木制圆形枪头,是日常训练的教具。

随着枪矛的逐渐结束和最后的“红缨枪”

枪矛在明代继续保留宋代的风格,并在《武备志》中提出,以树木为核心,用南方柔韧的竹条,保持枪矛软硬适中。火器在明代中晚期突然崛起,在射程和破坏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以枪矛为代表的冷武器被迫放弃C位,成为配角。

[img]429250[/img]

清朝的军队仍然有枪矛。不同之处在于,在战斗中有红色的流苏,阻止对手的血液顺序下降,导致用户手滑失控。在郎世宁绘制的《平定准部回归胜利图》中,许多骑兵手持有红色流苏的枪矛。“红色流苏枪”已成为枪矛的代名词,并流传至今。

枪矛的萌芽和消亡是人类军事文明不断进步的必然趋势。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简单的动作,始终占据着古代军事装备的主流,贯穿于整个古代战争史,成为古代军事文明的缩影。尉迟恭、秦琼、王彦章、李存孝、岳飞、戚继光等著名将领都是一流的枪支大师。他们仍然可以让他们的朋友热血沸腾。


枪矛是如何从萌芽发展到消亡的?枪矛是如何从萌芽发展到消亡的?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