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中国西北周朝建立的诸侯国。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建立之战,是指战国末期,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消灭其他六个诸侯国,建立秦朝的战争。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公元前221年灭齐国,秦国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从而在公元前221年正式建立秦朝。值得注意的是,秦朝建立的时间完全有可能提前建立。
[img]428567[/img]
特别是当君主秦昭襄王在位时,秦国在整体实力上已经超过了山东六国。长平之战后,赵国精力充沛,这完全是一个消灭赵国的机会。然而,长平之战后,秦国输掉了一场最不应该输的战斗。如果秦国能赢得这场战斗,秦统一六国的时间将至少提前20年,也就是说,秦朝很可能在公元前200年建立。
一
@ 秦国最糟糕的战斗之一是邯郸之战。公元前259年10月,秦昭襄王命令五位医生的陵墓率领20万兵伐赵,直接攻击赵都邯郸。就时间而言,邯郸之战紧随长平之战。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击败了赵括,杀死了45万名赵国士兵。这意味着赵国本可以与秦国竞争,失去了最根本的力量。
@ 对于秦国的上下,自然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认为接下来的邯郸之战也会顺利赢得,从而彻底消灭赵国。为此,在邯郸之战之前,秦昭襄王甚至杀死了白起,也就是说,在君主秦昭襄王看来,没有白起,秦国也可以消灭赵国,赵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诚然,如果当时只有秦国和赵国,结果无疑会如秦昭襄王所料。
二
[img]428568[/img]
然而,山东六国虽然不能单独与秦国抗衡,但如果团结起来,秦国随时都会吃瘪。邯郸之战期间,邯郸市粮食耗尽,赵孝成王被迫向魏楚求助。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军陆续抵达邯郸郊区,进攻秦军。赵国守军配合魏楚两军出城反击。因此,已经围攻邯郸城几年的秦国大军已经筋疲力尽。
当然,邯郸城内的赵国也是弹尽粮绝。@ 如果没有魏国和楚国的行动,邯郸城很可能在公元前256年被打破。一旦经营多年的邯郸被打破,即使赵迁都,也只是生存下来,无法干预秦消灭其他诸侯国。然而,正是魏楚的军队导致围攻邯郸的秦军遭到敌人的攻击,从而失败。
三
在邯郸之战中,秦派出了约25万支部队,造成了一半的伤亡。除了10多万士兵的伤亡外,秦国的许多君主也失去了领土。在这场战争中,魏和楚联军进入河东(今山西省西南部),秦复败,导致河东县的几座城市失败。河东县曾经是魏的领土,在战国中期被秦占领,现在又回到了魏的手中。
在魏楚胜利的背景下,原本害怕秦的韩国也加入了联盟。至于奄奄一息的赵国,他还派出军队收复失地。因此,赵国、魏国、韩国、楚国趁机收复被秦国占领的大片疆域。所以,这就意味着秦昭襄王、秦惠文王等君主的成就,一下子就毁了。因此,秦昭襄王后的秦国君主需要重新攻城略地,即继续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和宝贵的时间。
[img]428569[/img]
四
@ 在我看来,如果秦国在邯郸之战中取得胜利,很明显赵国的灭亡时间会提前几十年。在此基础上,秦有机会在公元前200年消灭韩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等诸侯国,从而提前20年建立秦朝。那么,问题来了,秦国为什么不能赢得邯郸之战呢?在我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两点。一是秦昭襄王赐死白起,削弱了秦军的战斗力。邯郸之战前,白起指挥了秦国对外的关键战役,如伊阙之战、华阳之战、炎英之战等,即白起不仅指挥能力更高,而且与秦军士兵的磨合程度更高,@ 继续由白起领导,自然可以提高秦军攻破邯郸的胜算。
二是秦国的骄傲和自满,促使其不防范楚国、魏国等诸侯国的干涉。在此之前,秦经常分化和瓦解山东六国的联盟。然而,在邯郸战役期间,秦没有对魏楚施加压力,更不用说破坏了,这也是秦在邯郸战役中惨败的重要原因。总的来说,邯郸之战的胜利直接推迟了秦一统六国的时间,成为战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秦国会在邯郸之战中输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