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如果石敬堂没有割让燕云十六州,他能忍受吗?

天府元年(936年),唐河东节使的石敬堂和后唐反目成仇,起兵造反。但由于兵力不足,他向契丹辽国求助,表示愿意向辽主耶律德光以父事之,约定成功后,割让“燕云十六州”。

所谓燕云十六州,包括今天的山西雁门关以北、河北北部和北京,在这一线建造了著名的明代长城。在军事上,燕云十六州的地形是危险的,容易防御和攻击。

自殷商以来,燕云十六州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天然屏障。历代抵御东胡、北狄等少数游牧民族的南侵。中原的安全是否取决于这一地区的得失。

[img]428313[/img]

燕云十六州的军事地位如此重要,以至于刚刚崛起、盯着中原的辽国,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耶律德光立即同意石敬堂的要求,出兵接管燕云十六州,帮助石敬堂建立后晋。

为了成为契丹的“儿童皇帝”,石敬堂割让了燕云十六州,使华北平原失去了自然屏障。北方游牧民族占据这一地理优势后,长期威胁中原。

在宋朝的300年里,它多次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甚至灭亡。这条国防线的衰落是一个主要原因。直到400年后,明朝将军徐达北伐才收回燕云十六州。

基于这样的历史,石敬塘的割地行为在历史上普遍持严厉的批评态度。从道德上讲,石敬堂的行为不值得今天的人为他翻案。

[img]428314[/img]

然而,从具体细节来看,我们也应该问一个问题:如果石敬堂不割让燕云十六州,他能守住吗?如果我们不能守住它,历史将如何发展?

作为中原王朝的河东节度使,石敬堂不愿意坚守燕云十六州。五代时期,估计其他人可能无法保持这个地区。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很明显,刚刚崛起的契丹人想占领山西,甚至进入中原。石敬堂只是把契丹人想要的东西给了契丹。即使没有石敬堂的主动割地,契丹迟早也会进入华北。

那么,当中原朝廷分裂时,谁能抵挡契丹辽国对燕云十六州甚至中原的占有欲呢?

也许有人说契丹南侵的意愿早就暴露出来了,抵抗总比没有抵抗好。这很好,但另一方面,拥有燕云十六州自然屏障的契丹辽国,难道也抵挡不住后来女真人的南侵吗?

[img]428315[/img]

同样,女真金国取契丹辽国而代之,拥有燕云十六州,也无法抵御蒙古人的南侵。

明初军力旺盛的时候,虽然占领了燕云十六州,但在“土木堡之变”的时候,蒙古成千上万的瓦拉军穿越了燕云十六州,轻松击败了所谓的50万明军。明英宗皇帝甚至被俘,瓦刺军进入了北京。幸运的是,由于于于谦的主持,明朝不会迁都,最终击退了瓦拉军队。

明末,拥有燕云十六州和长城的明朝终于让清兵入关。@ 地理条件下的自然屏障很重要,但是,当你的实力不强的时候,天然屏障对垂涎的人来说并不可怕。强者可以随时夺取天然屏障作为自己的领地。

历史上,石敬堂割让燕云十六州骂声不绝,主要是看不起他愿意向外族自称“儿帝”。这种愿意认贼作父的人,几千年后不会改变。

虽然历史上没有假设,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石敬堂不把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辽国,历史可能会变成:石敬堂被后唐末皇帝李从可击败杀害。几年后,契丹辽国攻占燕云十六州,后唐灭亡。


如果石敬堂没有割让燕云十六州,他能忍受吗?如果石敬堂没有割让燕云十六州,他能忍受吗?

,,

  • 开宋国王晏:爱国将领,历经四朝却备受重用
  • 王晏(890-966年),徐州滕(今山东滕州人)人。五代将军。先后事过四朝帝王,官至太子太师,北宋时进封韩国公。 徐州滕(今山东...

  • [儿帝]石敬堂趣事:为了称帝不惜带[绿帽]
  •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凤翔节使、鹿王李从可发动宫廷政变,成为后唐末皇帝。李从可成为皇帝后,怕河东节使石敬堂“窃取神器”(篡...

  • 解密:中国历史上最牛逼的小商贩到底是谁?
  • 读《晋书·石勒载记》,会发现两个前后反差巨大的场景。 场景一:公元287年,“石勒……年十四,随邑人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王...

  • 后汉高祖刘知远简介 刘知远与皇后的故事
  • 刘知远简介 刘知远859年出生于河东太原一个普通百姓家庭,948年因病死于朝堂。刘知远简介如何呢?他出生在混战的五代十国分裂...

  • 后汉高祖刘知远简介 刘知远与皇后的故事
  • 刘知远简介 刘知远859年出生于河东太原一个普通百姓家庭,948年因病死于朝堂。刘知远简介如何呢?他出生在混战的五代十国分裂...

  • 《石勒传》是一部什么书?石勒的生平是怎样的
  • 《石勒传》是我国现代青年作家李东光的作品,是一部长篇历史传记,又称《从奴隶到皇帝》,在这篇历史人物传记中,讲述了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