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一个重大变化时期。你知道吗?接下来,我将向你解释
周朝时期,巴国位于西南和长江上游的周王室诸侯国。子爵是江州,现在是重庆的江北区。就巴国的历史而言,始于西周时期,巴国与蜀国和楚国为世仇。从地理位置上可以发现,巴国正好被蜀国和楚国包围。
当然,巴国在蜀楚包围下长期强大,说明巴国也有强大的实力。战国时期,巴国疆域“东至鱼复(治今奉节),西至波道,北至汉中,南至黔涪。“其广阔的领土总结了重庆、湖北恩施和川东北部分地区。在我看来,巴国的疆域面积完全可以和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相提并论。当然,巴国不是战国七雄,主要是因为巴国的灭亡时间比韩国早得多。
一
据《辞源》:“巴基斯坦,一个古老的国家,位于今天的重庆、湖北、四川和贵州。”西周初,71个诸侯国被分封。巴氏斯坦被命名为子国,首领是吉氏族和子爵。因此,它被称为巴基斯坦,通常被称为巴基斯坦。对巴基斯坦来说,原来的头衔只是一个子爵,这在西周诸侯国的头衔中无疑相对较低。
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楚国和巴国一样,都是子爵国,而秦国、郑国、齐国、鲁国、晋国等诸侯国主要是侯爵或伯爵诸侯国。就像楚国一样,巴国最初被分封的地区远离中原。当然,虽然一开始分封相对较弱,但巴国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个与楚国多次竞争的大国。
二
[img]428964[/img]
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88年),巴国转而出兵伐楚(今河南省南阳市)。也就是说,在春秋时期,巴国敢于与楚国作战。后来,公元前676年,巴国大军一举攻破楚国城市(今湖北荆门沙洋),当时驻扎在那个城市的医生阎敖弃城游水而逃。在此基础上,巴国大军越战越勇,进入楚国都城(今湖北省荆州市纪南城)。
战后,巴楚关系开始恶化,成为世仇。这场战争记载在《左传》和《华阳国志》中。楚惠王十二年前477年),巴国再次包围楚国(湖北省襄阳市)。然而,此时的楚国,早已在国力上与巴国拉开了差距。同年三月,三位能干将领孙宁、吴因、楚国派遣了一支队伍。
三
对于这场战斗,巴国不仅损失惨重,还退出了汉水流域。战国中期,《华阳国志·巴志》说:“七国称王,巴也称王。”“当地东至鱼复(今重庆奉节),西至竹道,北至汉中,南至黔涪。”战国七雄称王时,巴国也选择称王,以摆脱子爵诸侯国的称号。然而,即使称王,也改变不了巴国灭亡的结局。
公元前319年冬,巴国与朱国联合,蜀国与充国结盟,展开较量。公元前318年,巴国和朱国联合灭绝了充国,这让蜀国非常不满,于是发兵痛击巴国和朱国。朱国向秦国求助,秦国趁机派兵介入巴蜀之地。公元前316年,秦军首先摧毁了朱和蜀。同年,秦顺手摧毁了巴基斯坦,占领了四川盆地,为今后对楚国的扩张和进攻奠定了基础。
四
[img]428965[/img]
@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巴国最终被秦国摧毁,但也就是说,秦国后来居上。但事实上,楚国已经从巴国手中占领了许多领土。楚威王一至十一年(公元前339-329年),楚军攻占巴都江州(重庆渝中区)及其北部陪都垫江(重庆合川区),进入云南、四川西南部。对此,《史记·秦本纪》记载:“楚南有巴渝,江南有黔中、巫郡。此外,楚威王元年至11年(公元前339-329年)指向巴基斯坦最后一个盐泉,迅速占领重庆巫溪县、巫山县、重庆奉节县,成立为巫县。
也就是说,楚国从巴国夺取的不是一般的领土,而是巴国的盐泉。春秋战国时期,掌握盐泉的巴国能够致富。盐泉被楚国占领后,巴国自然变得更加虚弱,这也是秦国轻松消灭巴国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巴基斯坦的领土主要被秦楚占领,这也导致两国之间失去了缓冲区,在战国中后期开始了激烈的对抗。
战国时期巴国的疆域有多大?最后是怎么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