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为什么他的地位还很高?

随着宋神宗的去世,王安石的变法失败了,但从那以后,王安石在宋朝的地位仍然很高,甚至可以排在孔庙,与颜回和孟子并列。怎么了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福州临川(今江西福州)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作家和改革家。

众所周知,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两年(1069年)发动了改革运动,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到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变法失败。

一开始,为了保证变法的成功,王安石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利用范仲淹时代建立的学校体系,开始大规模统一思想。

王安石用自己的个人作品取代了许多古代圣人的作品,并将他的“三经新义”和“文字”列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这样,他就可以用自己的思想统一每个人的思想。

@ 王安石也开始限制宋代长期实施的言论自由。在王安石改革之前,朝廷有很大的批评权,成为首相和其他执政要员的制约因素。

在王安石之前,为了保证宋朝对朝廷政治的批评,台湾训诫官的任命权不在主政宰相手中,而在皇帝手中。

为了消除改革的阻力,王安石逐渐将台湾建议官的任命权转移到首相手中,使台湾建议官与首相在人事关系上保持一致,减少批评,甚至使台湾建议官成为批评反对政治革命的主要力量。

[img]428286[/img]

从当代的角度来看,国家政策要想顺利实施,行政制度内部就要统一协调。

然而,这并不是排除所有批评的原因。民间舆论和媒体在现代社会对国家政策的批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有一个理性的理解。在宋朝,没有现代社会的媒体。虽然有民间舆论,但它并不强大。

因此,宋朝对“国家是”的批评主要来自朝廷,或政府的自我批评。王安石削弱了政府自我批评的作用,没有用其他方式来取代它。对政府的批评开始流于形式,这是王安石改革的不良后果。

为了促进变革,王安石实行统一思想、减少批评、抑制反对声音、限制言论自由的做法。如果他想得到肯定,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王安石是绝对正确的。

事实上,任何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然而,王安石的做法后来被许多人利用。王安石的个人道德也受到了批评。

然而,他确立的这种方式并不能保证那些将来实施这种方式的人都是值得称赞的个人道德绅士。即使在王安石当权的情况下,在大政策的影响下,也有许多只利是图的恶棍投身于他们的利益,追求炎症。

因此,反对王安石并不意味着反对王安石个人,而是反对这种方式可能造成的伤害。

比如宋徽宗时期追求王安石做法的蔡京,在统一思想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面向社会的广泛科举制度,多样性是客观公正的保证之一,因为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来自社会各阶层。自从王安石把个人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以来,蔡京进一步取消了科举制度,完全从公立学校选拔人才。

[img]428287[/img]

宋徽宗时期,蔡京成为首相后,做了几件大事。首先,他刻下了文彦博、司马光、苏辙、苏轼等190名反对王安石改革的大臣的名字。他被称为“元佑党纪念碑”,并进行了报复。

后来,蔡京将“元佑党”名单扩大到309人,并将其改为“元佑强奸党纪念碑”。当时,宋徽宗和蔡京两位伟大的书法家也沉迷于展示他们的书法技巧:皇宫里的“元佑强奸党纪念碑”是宋徽宗亲自写的,蔡京写的是全国各地的石头和纪念碑。

宋徽宗还下令禁止“元佑党人”,不得“聚徒传授”。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有大力支持王安石的宋神宗写的序言,幸免于难。被列入“元布党人”名单的子女不得重用、搬出首都、受到歧视。

与此同时,宋徽宗还将王安石命名为“舒王”,与颜回、孟子并列。此时,王安石的儿子王雾也成为孔庙祭祀的对象。此后,崇宁三年(1104年)废除了科举制度,学校完全选拔了官员。

王安石为了改变而统一思想的做法终于达到了蔡京时期的巅峰。王安石为国家理财的做法也被蔡京等人完全接受。大量的民间财富涌入首都,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贫穷。

蔡京废除科举17年后,至宣和三年(1121年),科举制度因不受欢迎而恢复,但为时已晚。六年后,北宋灭亡。

[img]428288[/img]

宋朝最初是一个学术繁荣的时代。当时,有各种各样的学校。王安石的新学,也被称为临川学和荆学。然而,自王安石统治以来,他的新学校一直统治着世界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工作是科举考试和学校教育的教科书和标准答案。

从学术上讲,学术上划分的党派政治更是如此。一旦变法派当政,就可以利用行政力量压制和打击其他学派,这是王安石的一大缺陷。

虽然王安石在改革失败后下台,但他并没有让新学生立即退出主流学术地位。宋徽宗时期,他仍然以新学为正统,禁止其他学术“聚徒教学”。为了挽救国家的衰落,北宋末位皇帝宋钦宗进行了学术解禁,但也只是短暂地改变了王安石“新学”的独尊地位。

南宋时期,王安石的学术地位有所下降,但王安石的作品长期以来一直是教学的主要参考书。秦桧主持时期,王安石《三经新义》的教学地位一度恢复, 《三经新义》已成为官办学校的专门课程。

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更准确地指出:“秦桧尚安石。”

直到南宋成立约80年后的宋宁宗时期,官办学校的教材才改为理学家。

除了王安石学术的淡出,王安石的个人荣誉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变得沉默。王安石因才华横溢而被誉为圣人。王安石的女婿蔡霞(蔡京的弟弟)写了《王安石传》,将王安石推向了“追逐顺三代”的高度。自宋徽宗以来,王安石的父子被列入孔庙供奉,并与颜孟并列。

南宋以后,王安石的父子仍在孔庙,但祭祀地位开始下降。直到南宋成立约110年,即南宋末的宋理宗时期,王安石才完全消失在孔庙里。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为什么他的地位还很高?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为什么他的地位还很高?

,,,,,,

  • 石守信为何堕落?石守信的堕落与赵匡胤有关吗
  • 因“杯酒释兵权”事件而留名青史的北宋名将石守信,曾是后周禁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在抗击北汉和征伐南唐的众多战役中屡立功勋。...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宋真宗亲手为三个男人戴花有什么暧昧?宋真宗秘史
  • 为什么宋真宗亲自为大臣戴花?宋真宗即将前往泰山封禅,命令中心让陈尧老留在东京,马知节是大都市的巡逻大使。在离开首都之...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