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可怕的传染病。例如,明朝发生了一场非常可怕的鼠疫。对于这场疫情,史料《山西通忘》记载如下:
“山西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至,几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闭门不起”。
[img]426889[/img]
从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知道瘟疫发生在大同,非常严重。十个家庭中有九个感染了疾病。最可怕的是疫情的传染能力很强。有些人早上生病,晚上死。很多口之家,只要有人感染了这种疾病,最终只能活下一两个人或者全军覆没。
面对这样的灾难,人们自然很害怕,所以一夜之间,人们惊逃,城为空。显然,人口流动会使疫情的传播越来越难以控制。因此,随着大同人的逃亡,鼠疫迅速从大同传播到山西,甚至传播到陕西。崇祯年间,陕西甚至有一个县几乎全军覆灭,而这个地方就是米脂县。对此,史料记载如下:“米脂城死者枕借。”
面对这样的灾难,如果国家没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没有解决疫情的办法,也没有给人信心,很容易造成国家动荡,让疫情越来越难以控制。
据《明史》记载,崇祯十四年,鼠疫传播到北京名府,但此时名府没有下雨,蝗虫肆虐,病死饿死,国家陷入混乱。7月,鼠疫传播到北京,不久又传播到天津。
[img]426890[/img]
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同时爆发。“病人吐血如西瓜,水立死亡”。北京每天有1万多人死亡。运送棺材出城的队伍堵住了大门,甚至到了“见就死,至有灭门者”的地步。
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朝廷不仅没有救灾,而且增加了税收。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衣服,也很难生存。他们会为了生存而做一些反抗的事情,全国各地都掀起了起义的浪潮。
正是这样,李自成才能赢得人民的心,用一群能力较弱的士兵打败明朝,建立了大顺政权。然而,大顺政权并没有存活多久,它就被清朝摧毁了。
鼠疫是什么时候在明朝爆发的?有多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