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高句丽的国家经历了多少次变化吗?高句丽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还是朝鲜民族国家?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事实上,只要梳理高句丽的国家选址,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朱蒙在西汉玄炔县辖区内建立了地方政权,名叫高句丽。初期都城为河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县五女山城)。
[img]426605[/img]
西汉元初三年(公元三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同时筑尉那岩城(后称丸都)。到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迁都平壤前的425年,国内城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高句丽与同臣属于曹魏的公孙氏政权发生大规模战争,高句丽崩溃,国内城市被毁。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高句丽第十代王山上王加固扩建尉那岩城,修建大型宫殿,尉那岩城更名丸都城。公元209年,山王移都于丸都。到目前为止,丸都山城的整体布局基本完善,成为高句丽时期唯一一个以大宫址为核心规划整体布局的山城王都。
公元244年,曹魏正开始五年。由于高句丽东川王入侵辽东西安平,他派幽州刺史无丘节俭率兵征服高句丽。初战在梁口,高句丽王败走,幽州军队直接赶到赤见县(今麻线乡板岔岭),“扎马悬车,登丸都”,刻石纪功。1904年(光绪30年),母丘纪功碑出土于板岔岭西北天桥沟的山坡上。碑文所记是母丘节俭高句丽破丸都山城的历史事实。
[img]426606[/img]
公元342年,高句丽第十六代王故国原王重建丸都城,并迁至此。不久,燕王慕容皇光率军攻占高句丽,焚毁丸都城宫殿。因此,原国王认为很难修复,然后搬回了平原城。从那时起,丸都城使逐渐衰落。
公元427年,长寿王15年,高句丽迁都平壤。
从历史上看,虽然高句丽的国家发生了四次变化,但其主要发展时期大多在中国现有的边界内。从桓仁五女山城到吉安国内城和丸都城464年后,说高句丽是中国北方民族政权并不过分。
高句丽国都经历了多少次变化?详细说明高句丽国都变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