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周朝诸侯国,国君桂姓,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春秋战国时期,众所周知,楚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特别是在疆域面积上,连秦国、晋国、齐国等大国都无法与楚国媲美。值得注意的是,楚国立国初居丹阳,只是弹丸之地。后来,以此为立足点,向南推进,发展成为南方的伟大国家。也就是说,楚国的疆域是通过不断消灭周边诸侯国来获得的。例如邓国、庸国、权国、唐国、申国、息国等,都无法抵抗楚国的军队。
然而,在这些诸侯国中,有一个被楚国摧毁了三次,也就是前两次,这个诸侯国成功地恢复了中国。直到第三次,楚国才完全占领了这个诸侯国的领土。此外,诸侯国君主的后代也跑到齐国,经过一百年的努力,篡夺了齐国君主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诸侯国是哪个呢?
一
@ 这个小国就是陈国。陈土0(公元前446-公元前478年)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周朝诸侯国,国君桂姓,是虞舜的后裔。周武王成立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周王室的姬姓宗室,如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等诸侯国,都是姬姓诸侯国;第三类是功臣,如齐国、楚国等诸侯国,即祖先为周王朝的建立做出了贡献,被分封为诸侯;第三类是陈国等诸侯国,即祖先是尧舜禹或商朝的后代。
[img]425517[/img]
西周时期,陈国建于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桂满史被称为胡公满、桂陈公或陈胡公,成为胡和陈的得姓始祖。后来陈国迁都万丘(今河南淮阳城关),辖区最大时间达十四邑,大致是今天河南东部和安徽西北部的一部分。
二
因此,陈国地处中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进入春秋时期,齐、晋、楚等大国的崛起,夹在中原的陈国,与郑、宋、徐等诸侯国一样,都在衰落。特别是在晋楚争霸期间,陈国等诸侯国只能“朝秦暮楚”,以求自保。然而,对于致力于争夺中原的楚国来说,显然希望能够吞并诸侯国陈国。陈灵公在位期间,陈国内乱爆发。
在这方面,楚庄王以此作为一名教师的名义,借此机会消灭了陈国。第一次消灭陈国后,楚国建立了一个县,就像楚国消灭了新闻国,建立了新闻县(今河南省信阳市新闻县)一样。然而,楚庄王的想法被沈叔叔劝阻了。
三
沈叔认为,如果长期占领陈国,就会在中原诸侯国留下不好的名声,不利于楚国争霸。因此,楚庄王立在晋国流亡的陈灵公太子午,这就是陈成公。当然,除了楚庄王的仁慈之外,陈国能够第一次复国,也与郑国和晋国的支持直接相关。楚灵王在位时,又找了兴兵讨伐陈国的借口,陈君留逃到郑国,这是楚国第二次消灭陈国。在此基础上,楚国在陈地建县,穿封戌为县公。公元前529年,公子弃疾发动兵变,推翻楚灵王,自立为楚平王。
楚平王即位后,为了赢得周边诸侯国的支持,让陈国复国。这成为陈国第二次复国的重要原因。当然,经历过两次灭亡的陈国已经很弱了。公元478年,楚惠王在位时,第三次消灭陈国,彻底结束了陈国的历史。
[img]425518[/img]
四
@ 虽然陈国的历史已经结束,但陈国君主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舞台上。其中,陈厉公的儿子——陈完(田完),早在春秋时期就逃到了齐国,并在齐国走向了仕途。此后,陈完(田完)的后人在齐国开枝散叶,成为齐国的清大夫家族。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命令田和为齐侯,此后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奉邑进入田氏。从此,姜姓吕氏退出了齐国的历史舞台,这意味着田氏完全取代了姜太公的后代,统治了齐国。这就是田氏代齐,也叫田陈篡齐。一般来说,就春秋战国时期的陈国而言,夹在齐国、晋国、楚国、吴国等大国之间,可谓朝不保夕。它能复国两次,不是因为它的实力有多强,而是因为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制衡关系和楚国争霸的需要。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春秋陈国是如何篡夺齐国君主的?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