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存在时间不长。从907年到979年,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70多年的时期。第五代是指907年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正统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公元907年,朱温篡改唐建后梁,直到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改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十代中原以外有许多割据政权,然后逐渐被摧毁。这50年堪称军阀时代,也正是因为如此,对北宋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img]425148[/img]
虽然五代十国时间不长,但对社会造成的损害是巨大的。赵匡胤登基后才有。我宁愿腐败全世界的公务员,也不愿反抗将军。在过去的53年里,世界更容易拥有五代、九个姓氏和十四个皇帝。这种王旗的变化频率从未见过。经历过五代乱世的赵匡胤可以说是同理心。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柴荣,做过屠城之事。柴荣当皇帝后,曾亲率军猛攻南唐楚州。守将张彦卿誓死抵抗,城破后全部战死,无人生降。由于伤亡过重,柴荣命令屠杀城里所有的居民,以泄露他的心。当赵匡胤奉命屠杀城市时,他看到一个年轻的女人躺在一条巷子旁边,她的头被砍掉了。她怀里的婴儿仍然高兴地吮吸着母亲的甜牛奶。赵匡胤同情地感动了,下令停止杀戮,把婴儿带回军中抚养。巷子里所有的居民,断了头还在养儿子的女人,更多的是赵匡胤的良心,可以挽救自己的生命,避免屠杀。后来人们把这条巷子命名为“因子巷”,这条巷子还在,这件事有多可怕。
所谓“天子,兵强马壮”,是五代武将的“豪言壮语”。这句话的力量几乎和陈涉的“王子和将军相似”一样神奇。在封建士医生看来,这是一场巨大的逆转。在五代战争中,乱世不如狗。一旦皇帝的神圣外套被剥掉,所谓的“天子”就是这样。命运是什么。但是。
若说南北朝时期,衣冠南渡,东晋正统依然存在,仍有一丝文明气息,那么,五代礼乐人理全部崩溃。南北朝时期,即使是石虎这样的暴君,也知道要靠儒家文人当家理政,至少要给儒生一些面子,而五代十国的军头们真的觉得儒生百无用。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写历史的特点,就是如果后朝推翻前朝,前朝一定要黑。五代十国皇帝就像一盏灯笼。他们都篡位登基。如果后面的皇帝不黑,他们就不能在法律上成为皇帝。五代历史越来越黑是正常的。但是武人乱政四个字肯定是跑不掉的。
五代时期,最值得称赞的地方是对外强大。中原如此混乱,契丹不敢犯边缘一步。李负旭控制着河东。杀了契丹的头滚滚而来。几十年来,我一直不敢侵犯河北。后来,一个石敬堂终于出来了。耶律德光进入中原,但他立即逃跑。临死时,他哀叹。出乎意料的是,中原的人如此难以治愈。耶律德光可能想错了。他认为中原的每个人都是石敬堂。
[img]425149[/img]
五代十国的开国“皇帝”都是武将出身,一身军功和能力都是实打实打的,是真打实打的,养成了没人怕的性格。也形成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武夫秉政,改朝换代就像儿戏,都是二世而亡,下面的克上比比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士大夫失去了话语权。武人不善于在脸上贴金,这也是五代人不喜欢后人的主要原因。自北宋欧阳修以来,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认为五代十国是乱世。欧阳修曾经说过:“五代是干戈不息、乱贼横行的世界,礼崩乐坏,三纲五常灭绝,前朝的制度文化都消失了。”
但总的来说,五代十国比晚唐好。所谓篡位,就是换个大旗。同样,魏晋也比汉末好。国家战争伤害的是底层人民。
为什么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