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恋不怕猜,和衣睡倒”。这样一首大胆的爱情诗,出自南宋著名女词朱淑珍之手。
钱塘人朱淑真,她出生在仕宦之家,小时候聪明机敏,喜欢读书。
家境好的她,是李清照的粉丝妹妹,出于崇拜,她基本上照搬了偶像的少女时光,比如喝酒写诗,坐船赏荷等等。
她最喜欢的是酒后成诗。她经常邀请朋友回家喝酒。她的父亲很开明,从不干涉。她偶尔会和她喝几杯。
朱淑珍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只是十几岁,已经是一个相当有名的小才女了。
[img]423030[/img]
朱淑珍在《秋日偶成》中写道:“初合双仆学画眉,不知心事属于谁?等待中秋节满月,分付肖郎万首诗。”
像所有的少女一样,她对自己未来的郎君充满期待和好奇。
不久之后,她真的遇到了人生中最爱的初恋,一个住在家里的穷书生。
她喜欢书生的文才。他们相爱了。不幸的是,在他们那个时代,婚姻一直是父母的命令、媒人的话语和自由恋爱。他们怎么会有结果呢?
朱淑珍看似开明的父亲无法避免粗俗。他们拆散了这对相爱的夫妇,因为他们的门不合适,家庭也不对。学者们被赶走了。朱淑珍还没有深入品尝这段绿色的爱情就结束了!
恋人离开后,朱淑真仿佛失去了灵魂,没有过去的光彩。
看到女儿恋恋不忘旧情人,朱淑珍的父母赶紧把女儿的婚事提上议程。
有很多媒人来说他们是亲戚。虽然朱淑珍的父亲已经仔细挑选了,但他们仍然失明了。他们只关注这个男人的家庭背景是否匹配,但他们不知道这个男人自己的行为。不久,他们为朱淑珍挑选了一位家庭背景相当的郎军。
面对这样的婚姻,作为一个女人,朱淑珍不得不去做。她不断地安慰和祈祷她未来的丈夫与她的心有联系。
不想,他是那么难以忍受的人,她的丈夫是一个热衷于名利的庸俗官员,长得一般不说,或者一个草包,甚至官方职位也是花钱买的。
“鸥鹭鸳鸯作一池,说明羽翼不合适。
东君不以花为主,何像休生连理枝。”
[img]423031[/img]
这是朱淑珍婚后写的一首诗,表达了对丈夫的不满。他们根本不是同类人,但他们被绑在一起。
起初,当她丈夫看到她生来的美丽时,他会迁就她。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新鲜感过后,他恢复了过去的样子,到处寻花问柳。
面对这样的丈夫,朱淑真只在诗中发情,是的,本来就没有爱,又怎么会有恨呢?
丈夫在外面越来越浪漫,朱淑珍受不了,她收拾好衣服,搬到家里的偏房,正式和丈夫分居。
由于面子和仕途的考虑,朱淑珍的丈夫对她的行为没有异议。在他看来,他们之间保持和谐就足够了。毕竟,她没有那些烟花女人那么有趣。
就这样,他们心照不宣地保持着这样的关系。朱淑珍的丈夫仕途越来越骄傲,连连升官。
最后,他准备去别处上任。朱淑珍以身体不好为借口,想回娘家。她没有和她一起去。她丈夫带着他的好朋友去上任。
朱淑珍回到了母亲家,毕竟是从小长大的地方,总是比婆家舒服多了,但更让她惊讶的是,旧情人的重逢。
是的,是曾经的穷书生,他打听了她这些年的经历,知道她过得不好,便想来看看她。
过去的回忆一一浮现,朱淑珍得知自己一直没有结婚后,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情绪。
重逢后,他们经常见面。那段时间是朱淑珍最快乐的时光,也是她当时写的一首热烈告白的诗。是的,她多么想,如果没有人倒在他的怀里。爱情的日子,少了一天,纸包不住火,朱淑珍和书生的关系很快就传到了丈夫的耳朵里。
毫不奇怪,在丈夫家庭的压力下,她被父母限制了自由,被困在家里。这是多么绝望的一天啊。她写了一个著名的断肠词,她的心是如此的断肠。
[img]423032[/img]
朱淑珍曾要求在寺庙里住一段时间,她想切断情丝,青灯古佛陪伴这一生。
但是情字难过,她还是舍不得放弃自己的情郎,朱淑真知道以丈夫的力量,自己和情郎这辈子已经不能相伴了。
想到这一点,她郁郁寡欢,没有生命的希望。她病了,又重又重,药石无灵。死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对吧?也许是的,也许朱淑珍已经开始期待来世了!
就这样,一代才女病逝,但二十多岁的青春。
朱淑真死后,她的父母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把朱淑真的诗付之一火,全烧了!
就这样,这位与李清照同名的朱淑真,草草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除了充满悲伤的诗歌,她还能留下什么?
可以说,正是她的人生经历让她写出了后世著名的诗歌。但如果你可以选择,我想她不想写那些悲伤的诗。我们欣赏的诗凝聚了她多么悲惨。我想她更愿意成为一个快乐的小女人。
朱淑真的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她一生都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