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鲁仲连的一生有哪两件奇事?史料是怎么记录的?

鲁仲连是一个战国奇人,迷人而成功。他的传记也简洁明了。他只写了两件奇怪的事情,而不涉及他生活的其他方面。司马迁对刘敬立的传记也非常简洁明了。

不涉及传主的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而是勾勒出他人生最重要的经历。鲁仲连是反秦救国,刘敬是定都和亲戚巩固刘的国家,其余的人生经历都是虚拟的。他们的人生轨迹和选择是一致的。

一、鲁仲连与平原君、辛垣衍形成对比

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故事发生在秦包围邯郸的背景下,魏国客将军新苑衍游说平原君尊秦为帝。当时,鲁仲连在赵身边游泳。听到这件事,他遇到了平原君。平原君和鲁仲连的对话很有意思。一句“胜利怎么敢说话”重复,充分展现了平原君的遗憾、沮丧和沮丧。

鲁仲连的一句话“平原君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子”传达了鲁仲连对平原君的失望。本来这件事是秦赵两国之间的事,赵君臣应该是最焦虑的,但整个言论战场是齐人与魏人之间的博弈。辩论双方分别是主张赵应尊秦为帝的魏国客将军新元衍和齐国高士鲁仲连,他们主张与秦作战。

[img]423609[/img]

然而,真正的当事人却是一个懦弱的形象,他们只是诺诺,不知所措。平原君的平庸无能

二、鲁仲连与邹阳形成对比

司马迁用自己独特的意图传递了鲁仲连和邹阳。鲁仲连和邹阳都是同一个人,都比命令好。前者是战国乱世,后者是汉初。正如傅斯年先生所说:“政治状态发生变化后,社会状态不能随着这种新的政治形势而同时发生变化。我们必须活一辈子或几个世界,然后新的政治形势的效用就显现出来了。

汉初的游士文人(游士和文人本来就是一行),比如李,不消说纯粹是战国时期的人,比如邹阳、陆贾、朱健、叔孙通、娄敬、贾山,他们不记得一些战国故事,说一些战国话,做一些战国行动。

秦朝的学习,‘以官为师’,不能在民间发展另一种成学氛围。时间短,功效未见,亡国。汉朝起床时,一般都是参加朝典、国政、游诸侯的文人,从头到尾都是战国人。”我们可以从鲁仲连和邹阳的信中找到一些线索。邹阳看起来像战国战士,但社会毕竟不一样。

[img]423610[/img]

汉初藩国众多的局面没有持续多久,中央集权的大汉帝国面貌逐渐清晰。历史给邹阳等藩国文人留下了很少的时间来发挥自己的才华。他们不能像战国战士那样朝秦暮楚,炙手可热,受到各方的追捧。大多数人只是王子周围的文学侍从。与过去不同的是,西汉中央政府代表新兴势力,统一是大势所趋。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局势持续了480年;汉初,同姓藩国众多的局面,从公元前201年封第一位同姓诸侯王刘肥为齐王,到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了主父燕的建议,发布了不到80年的推恩令。

本传记中记载鲁仲连的第二件事是,鲁仲连帮助长期攻击聊城的田单,并为守卫聊城的燕将写了一封劝说书。这封信与邹阳写给梁王的信形成了对比。当时,田单带领军队收复了齐的大部分首都。只有聊城长期无法进攻,军队伤亡惨重。驻扎在聊城的燕将也面临两难境地。因为有人在燕王面前诽谤,他进攻聊城后不敢回家。

[img]423611[/img]

以前不能出城打仗,面临弹尽粮绝的困境;后来不敢回国,怕被燕王治罪。鲁仲连的《遗燕将书》想打动燕将,只有攻心第一,才能摆脱后者进退不得的困境。一开始,如果你坚决反抗,那将是一种非忠、非勇、非智的行为。目前齐国要想攻下聊城,恐怕抵挡不了多久;现在燕国的国家混乱是你需要的时候了。

我想你,你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带军队回燕国,肯定会受到国家的一致欢迎;或者你也可以去齐国,裂土封侯,这两条路都是光明平坦的道路。你不应该认为投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那些成为大事的人是非正式的。管仲易主,几乎杀了君主,被囚禁。这些都是普通人会感到羞耻的事情,但管仲最终建立了一个伟大的事业,曹辩也是如此。

战国纵横战士的言语策略是只说片面的话,夸大事物的某一方面,用张扬、气势磅礴的言语气势诉诸听众的感性,但不能理性细致,逻辑站不住脚。面对同样的事实,你可以从两个相反的角度发表一个充满活力的演讲。

收到这封信的燕将犹豫不决。在鲁仲连的陈说中,无论是降齐还是回燕国,都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条绝路。燕将最终选择自杀。与鲁仲连的《遗燕将书》相比,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在语言、文采、气势等方面都有所进步,但文章苦涩。这篇文章的写作是为了辩护。

邹阳被冤枉下狱。他在监狱里写了这封信,澄清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最终的结果是自救的成功,但与鲁仲连的信一起阅读更令人悲伤和沮丧。时代变了。战国时期,士人们用三寸不烂的舌头游说国王,取卿致富。这件事不再出现在统一的专制政权中。

通过古今对比,《鲁邹列传》揭示了从先秦到统一汉代的社会发展,皇权对士人的监禁和对皇权的依恋得到了加强。虽然汉初士人仍沐浴在战国战士的士林遗产中,但时代变了。在统一的政权统治下,虽然仍有诸侯王,但士贵君轻、求士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img]423612[/img]

《鲁仲连邹阳列传》和《屈原贾生列传》都是战国人物和汉人的合传,排名前后相继。《鲁》、《屈》两传的基调是悲凉的。尽管鲁仲连在诸侯中不羁,但这只是一个非常偶然的例子。你看不到同时代的纵横策士大多是苏秦张仪的一代,他们用自己的技能追求名利。

三、总结

就像鲁仲连一样,他刷了刷衣服。几千年来,隐藏自己和名字的侠义者寥寥无几,但他们无法满足。更多的学者仍然认真学习科举作为官员,学习文学和武术,卖给皇室。

在朝廷里,像邹阳一样遇到同朝,像屈原和贾谊一样报国。与鲁仲连潇洒的传说相比,后三者的遭遇是千古学者臣子永恒的悲哀。


鲁仲连的一生有哪两件奇事?史料是怎么记录的?鲁仲连一生中有哪两件奇事?史料是怎么记录的?

,,,,,,,

  • 战国名将廉颇是怎样的人?廉颇生平事迹简介
  • 廉颇在战国是个叱咤疆场的汉子,在疆场厮杀无数载,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

  • 为什么白起被称为战神?秦王为什么要杀白起?
  • 战神白起 作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将军,白起为秦昭王战斗了无数次,讨伐了六国,使六国人民感到害怕;作为一名指挥官,他善...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孙斌与庞涓谁更厉害?孙斌与庞涓有何历史故事
  • 一代奇人鬼谷子门下有两位得意门生,此二人便是魏人庞涓与齐人孙膑。孙膑、庞涓都是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春秋战国的舞台,有...

  • 王翦助秦统一了哪些诸侯国?王翦出身简介
  • 如果说秦国为什么能够很快的统一六国,肯定跟很多人分不开关系,武将和谋士的贡献都是缺一不可。其中,武将肯定包括大将王翦...

  • 李牧,战国时期第一个抗击匈奴人的人:匈奴人十多年来一直不敢犯罪
  • 很多人都知道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是秦国的白起、王健和赵国的廉颇和李牧。这四个人的军事水平和成就各有优势。但说到北击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