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袁崇焕能在宁远战争中重创后金,是怎么做到的?

宁远之战,是努尔哈赤起兵以来的第一次失败,对努尔哈赤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接下来,我们来听听他的一些故事。

宁远之战是公元1626年正月(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作战。明朝称之为“宁远大捷”。明军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明军第一次战争后的金军。宁远之战前,明后金(清朝)之间爆发了多场战役。但,明朝基本上遭受了重创。例如,在抚顺战役中,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士兵攻占抚顺城。再比如萨尔浒之战,就是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和萨尔浒附近明军四路进攻大败的反击战。基于此,宁远大捷的意义自然非常重要。而且,对袁崇焕来说,宁远之战也是他一生中的成名之战,促使他成为明末抵抗后金(清朝)的名将。

@ 抚顺战、萨尔浒战后,后金和努尔哈赤无疑是气势正盛。特别是努尔哈赤制定了占领辽西和山海关的计划。如果历史真的朝着努尔哈赤想象的方向发展,那么清朝的建立时间无疑会明显提前。当然,努尔哈赤的梦想最终被袁崇焕打破了。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率领6.8万名旗兵,于今年正月14日离开沈阳,17日西渡辽河,直奔宁远。宁远是指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的宁远卫。面对后金最精锐的6万八旗士兵,此时孤城宁远守军不到2万人,前有强敌,后无援兵,显然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强敌。在此背景下,原本可以撤退的袁崇焕决定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以抵抗后金大军,而不是选择撤退。

[img]421197[/img]

宁远战役期间,袁崇焕以总兵满桂、副将左辅、参将祖大寿、副将朱梅分守城东、西、南、北四面。此外,袁崇焕对危险的恐惧鼓舞了明朝士兵的士气。在古代历史上的战争中,士气和战斗意志往往对战斗的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当然,袁崇焕作为一个成熟的将军,如果手里只有这些牌,无疑是鲁莽的。对此,除了提振士气、坚壁清野外,作为守城一方的明朝大军,还拥有十一门西洋大炮。在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虽然明朝只有2万名守军,只有后金军的三分之一,但其作战意志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水平。1626年正月23日,后金军抵宁远,切断了宁远与关内的联系。

在努尔哈赤看来,宁远已经是一座孤城了,@ 他派人劝说袁崇焕,以为他可以毫不血刃地占领这座城市。但是,根据《明溪宗实录》、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等史料记载,袁崇焕命令罗立等向城北后金军大营燃放西洋大炮,后金军伤亡重重,被迫将大营西移。显然,努尔哈赤和后金的八旗兵并没有预料到这些西方大炮,至少对西方大炮的威力没有正确的评价。之后,努尔哈赤继续攻城。在后金军事优势的背景下,明朝将军袁崇焕亲自承担了土地和石头,堵塞了缺口,染上了血淋淋的长袍,成功地解决了后金的攻势,让对方继续为伤亡付出沉重的代价。

[img]421198[/img]

@ 后金大军在宁远战役中攻城受挫。与此同时,明朝将领毛文龙出兵袭击后金永宁,努尔哈赤率兵回军,2月9日回沈阳。值得注意的是,在宁远取得巨大成功后,努尔哈赤郁疽发于1626年8月11日(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皇太极在努尔哈赤病逝后即位,将后金改为清朝。因此,宁远大胜的胜利不仅使后金军付出了沉重的伤亡代价,也使明朝在与后金(清朝)的较量中首次尝到了胜利的滋味,而且对后金和清朝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果宁远之战没有遭受重创,努尔哈赤很可能不会在公元1626年去世。当然,即使努尔哈赤病逝,皇太极、多尔根等人也会继续与明朝竞争。尤其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根,亲自率领清军入关夺取世界。你觉得这个怎么样?欢迎留下您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袁崇焕能在宁远战争中重创后金,是怎么做到的?袁崇焕能在宁远战争中重创后金,是怎么做到的?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