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兴洛仓在历史上有多重要吗?兴洛仓有多少食物?这里有一个详细的介绍给你。感兴趣的朋友继续往下看~
隋朝末年,杨迪皇帝杨广大繁荣土木工程,三征高丽,几乎消耗了积累了几十年的国力。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隋朝政府失去了对各地的控制,开始了军队和农民起义。隋朝就像海洋和风浪中的一艘船。
首先受到攻击的是农民起义。公元616年,李密来到瓦岗寨,举起反隋起义的旗帜。他自信而有远见。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他提议夺取隋朝的粮仓,通过“在仓库里吃米饭”来实现扩张。
原来隋朝统一后,政治中心位于北方,但受黄河泛滥影响,粮食供应非常紧张。隋文帝时期,下令在卫州设立黎阳仓,洛州设立河阳仓,陕州设立常平仓,华州设立广通仓。这四个国家的粮仓都在黄河沿岸,粮食超过100万石头。隋朝杨帝时期,洛阳附近增加了两个粮仓,即洛口仓和回洛仓。
[img]420034[/img]
洛口仓,又称兴洛仓,是隋帝国最大的粮食储备基地,位于巩县东南部,与大运河相连。东南地区运来的大米大多储存在这里。杨迪皇帝三征高丽时,从这里调粮运到辽东前线。
李密正在看兴洛仓的粮食储备。一旦他赢得了这个地方,他将为起义事业增添力量。要占领兴洛仓库,我们必须首先赢得信阳,这是一个重要的城镇。它还可以威胁洛阳东部,切断杨迪皇帝从江南返回北方的路线。经过一番规划,瓦岗寨起义军势如破竹,迅速击败信阳。
隋朝杨帝派将军张须陀带着2万名骑兵镇压,面对军队压力,李密认为张须陀“勇敢”,提出了智慧胜利战略,带领瓦岗军在荣阳北部大海寺埋伏,打败隋军,杀死张须陀。这为瓦岗军占领洛阳附近的兴洛仓库创造了有利条件。
万事俱备后,公元617年,李密和翟让领5000名精兵突袭兴洛仓,一举击败驻军隋军,成功占领兴洛仓。隋朝最大的粮仓有3000个地窖,每个地窖可以储存8000块石头。总共有2400万块石头,足够1000万人吃一年。
[img]420035[/img]
瓦岗寨占领兴洛仓后,开仓放粮,任百姓所取。据史书记载:“老弱襁褓负,道路不断,众至数千万”数千万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农民,都笑了。在乱世,粮食是最有价值的硬通货,有粮食就能招兵买马。占领兴洛仓的瓦岗寨起义军,凭借天量的粮食储备,迅速扩军到30万人,接近洛阳,周边县都不愿归附。连江淮地区的起义军也争相响应瓦岗军,此时瓦岗寨兵强马壮,已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形势好的时候,瓦岗军有希望平定四方群雄,实现世界统一。然而,赢得兴洛仓的瓦岗军“爱上了仓米,更不用说忽视了”。李密错误地估计了情况,认为世界很容易用手中的食物攻击东都洛阳。
因此,长期驻扎在洛阳城下,与王世充的军队交锋不少于100次,极大地消耗了自己的实力。洛阳不仅未能进攻,而且失去了向周边地区发展的好机会,为后来的失败奠定了基础!
兴洛仓在历史上有多重要?兴洛仓有多少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