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前的宰相机构相比,明朝内阁有三个弱点:
[img]418294[/img]
第一个是低等级。虽然内阁大学士在明朝永乐年间成为实际的朝廷核心机构,但直到明朝灭亡,内阁大学士的等级才是正五产品,远低于正二产品的六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的等级无法与以前的首相相媲美。
第二,没有决策权。明朝内阁最重要的工作是“票拟”,即内阁大学士将为皇帝撰写一份关于朝廷文件的意见草案,“票拟”也是内阁权力的基础。然而,“票拟”是否会被采纳以及哪些文件会让内阁写“票拟”取决于皇帝的情绪,内阁无权做出决定。换句话说,内阁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
[img]418295[/img]
第三,它不能与皇权平行。明朝以前的宰相机构之所以能获得与皇权平行的一定权力,有两个原因:一是宰相拥有专属的官员团队;第二,宰相的权力几乎与皇帝一致,即“宰相,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民,使卿大夫各得其职。”
然而,与以前的首相相比,内阁大学士直到明朝灭亡才有自己的官员团队,权力的大小基本上取决于皇帝。因此,虽然明朝的内阁大学士获得了接近之前首相的权力,但它毕竟不是以前的首相,皇权是前所未有的。
与以往的宰相机构相比,明代内阁有哪些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