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昌平君能继承吕不韦的宰相地位?

老艾之乱爆发时,昌平君、昌文君、吕不韦接受了秦王下达的“攻艾令”,带兵镇压叛乱。《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这一事件:秦王得知老艾发动叛乱的消息后,“让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艾”。

这一命令,是秦王命令的略写,接受“攻艾令”的三位大臣,第一位是相国,吕不韦,第二位是昌平君,第三位是昌文君。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封号,他们在接受王命时,到底是什么官职,史书上没有记载。昌平君是秦始皇的表弟,辅政大臣之一,在接受秦王诏令时排名第二,仅次于相国吕不韦。就秦国的官职而言,大臣中地位仅次于丞相的人,应该是副丞相的御史大夫。@ 考虑到地位的排名,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合理的推断,当老艾之乱爆发时,昌平君的官职可能是御史医生。

[img]417004[/img]

我们的想法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我们可以得到间接的旁证和支持。这种间接的旁证和支持是历史学界在研究秦国行政文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根据中日学者的研究,秦汉帝国的法律制度非常严格和完整。法令的发布,自己的制度化程序,最高政令的发布以各种法令的形式发布。法令的命令是国王或皇帝,法令的接受者,第一个是首相,第二个是相当于副首相的皇家历史医生。

在秦始皇统一世界的那一年,他发布了一项著名的“皇帝法令”,命令大臣们讨论秦王的名字,最终确立了“皇帝”的称号。这项法令是通过宰相和皇家历史医生的程序发布的。《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秦始皇26年来:

秦并天下,让丞相、御史说:“...寡人以身作则,兴兵杀暴,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天的名字不多,不能称之为成功,传给后人。它的议帝号。”丞相万、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都说:“前五帝千里……”王说:“.......................

这段话是秦王诏令下达和臣下回答的摘录。总的来说,秦统一天下后,秦王命令丞相和御史医生:“..寡人以渺小的身躯兴兵,依靠祖先的神灵。六国国王俯首伏罪,天下大定。现在,如果我们不改变我们的头衔,我们就不能展示成功,传播后代。希望议定帝号。“经过仔细讨论,宰相、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代表大臣回复秦王,建议采用“泰国皇帝”的称号,最后由嬴政改为“皇帝”。

秦王的圣旨是“丞相”和“御史”。当时丞相有两个,是奎状和王婉。具体是哪一个?从答案来看,王婉是直接接受命令的人。御史是御史医生的略写。当时的御史医生是冯劫(后来当丞相),他也是被命令接受圣旨的大臣。王下达丞相和御史医生的圣旨有序清晰。

[img]417005[/img]

这一程序,不仅有文献证明,还有秦汉时期出土文物的证明。例如,在《汉书》和出土的张家山汉简二年法令中,“制诏相国(丞相)”、御史(医生)是法令下达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从这个推断,当老艾之乱爆发时,秦王诏令的发布也应该遵循同样的程序。按照这个程序,在相国吕不韦背后接受法令的大臣可能是御史大夫。

通过以上跟踪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昌平君的特殊身份,他一直是秦国政坛的主流。一方面,他是华阳太后的亲戚,也是楚国外戚集团的重要人物。另一方面,他是子异和嬴政的近亲。他与子异和嬴政交往多年。他在政治利益上与华阳太后和嬴政的父子完全一致。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昌平君在二十三岁的时候,随着子异即位开始登上政坛。26岁时,嬴政年轻时就位,跻身被委以国政的大臣之列。三十四岁时,他作为辅政大臣,以御史大夫的官职命令领导平息叛乱,拥立嬴政顺利亲政,声望和实力都达到了顶峰。

昌平君从出生到34岁的情况明确后,我们的跟踪调查可以回到案件的开始和疑似案件的解决。本节是对“谁是首相?”人事案件的追查。这起案件起源于秦国首相吕不韦免相后不知道是谁。

吕不韦免相,在秦王政十年。老艾之乱平定后,在追究责任的调查中,不韦与帝太后、老艾的特殊关系暴露出来,因牵连被罢免相国之职,贬斥出京。国家不能一天无相,新丞相的任命,当然必须立即作出决定。这时,昌平君三十五岁,是先帝时代留下的辅政大臣。他的官职仅次于相国的御史医生。他也是秦王的表弟,华阳太后的侄子,是平定老艾混乱的第一英雄。他接任丞相应该是合乎逻辑的。

《史记索隐》为昌平君作为丞相提供了直接证据。《索隐》在《秦始皇本纪》中的《攻艾令》条下说:

楚之公子昌平君,立以为相,后迁于营。

这份历史资料清楚地告诉我们,昌平君曾经被认为是秦国的宰相。至于昌平君什么时候被认为是宰相,索隐没有解释。现在,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合理推断昌平君应该在秦王政十年。他接任被解雇的相国吕不韦,成为辅助秦王嬴政的第二任丞相。


为什么昌平君能继承吕不韦的宰相地位?为什么昌平君能继承吕不韦的宰相地位?

,,,,,,

  • 秦始皇手下有几个得力大将?这些得力大将是谁
  •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具有划时代的人物,千百年来有无数人对他所建立的功绩顶礼膜拜,也有不少人对他的暴政...

  • 揭秘:秦二世胡亥与公子扶苏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 胡亥的即位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

  • 蒙田横扫匈奴,却成了宫廷斗争的陪葬品
  • 秦朝一代著名将军蒙田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他扮演了匈奴和修长城的武夫角色。历史上的蒙田将军真的是这样一个人物吗?这只是...

  • 楚霸王项羽是怎样兵败垓下的?项羽又有何结果
  • 一场鸿门宴,让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和。 随后,项羽进入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令火烧阿房宫,...

  • 揭秘:为什么残忍的秦始皇后悔杀了一个男人?
  • 韩非子是法家的大师。以法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的智慧,如谨慎、申不害等,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然而,他被他的同学李斯伤...

  • 为什么秦始皇要多次巡逻?他的目的是什么?
  •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短短11年,秦始皇就曾五次出游。有人说秦始皇如此频繁的巡逻完全是为...